以太网和IEEE8023协议.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太网和IEEE8023协议

第 3 章 以太网和 IEEE 802.3 协议 IEEE 802.3 和以太网协议属于互相竞争的 协议族。尽管有不兼容性,这两个协议还是有 许多共同点。 以太网实际上是最常使用的协议。本章展 示该协议的演化以及它如何能够适应技术进 步来保持其竞争力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得以加 强其使用。 3.1 历 史 以太网网络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的夏威夷岛。夏威夷大学分布于许多不同的岛屿 上。校本部位于瓦胡岛,而其他 7 个校园位于夏 威夷州的其他 4 个岛上。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为 了能够与不同站点互连,开发了一套通过无线电 发射来传输数据的系统。 每个校园的每座建筑都有一套无线电收发 装置,以同一频率传送和接收数字数据。传送速 度是 2400 b/s 。每个装置都接收头部包含地址的 数据块,这个地址标识了要读入该数据块的唯一 接收方是谁。有时候数个站同时发送,造成数据 块冲突。于是发射信号变得模糊,数据丢失。夏威夷大学的 Norman Abramson 教授发表了 一些关于这一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的文档。这套系统名为 Aloha ,在夏威夷语中意为问候语。 该系统激励了位于 Palo Alto 的施乐研究中心的 R. Metcalfe 和 D. Boggs 这两个人。在 1973 年 5 月 22 日,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建立了以太网。以太网以 Aloha 网络为基础,其最 初的名称是 Alto Aloha 网络。这一网络用于链接个人计算机,并使用同轴电缆。该试验网 络的速率是 3 Mb/s 。 在科学的历史上,以太被定义为一种不可衡量的假定柔性流体,我们将其看成是光和 电的传送代理。Michelson 和 Morley 在 1887 年证明了其不存在。他们展示了在地球和以太 之间没有相对移动。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在 1905 年建立了相对论。这一术语再次被使用, 这次用来对通过传输电磁波来传送分组广播的被动支撑体命名。 1976 年 7 月,R. Metcalfe 和 D. Boggs 在一篇标题为 Ethernet: Distributed Packet 26 局域网与互联网原理及应用 Switching for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的文档中将以太网介绍给了科学界。在 1979 年 2 月, Digital Equipment 公司和 Xerox 公司开始协商开发这一标准 。在当年 6 月,Intel 公司加入 了这一小组,因为需要将电子设备集成到以太网标准 中。在 1980 年,这 3 家公司宣布共同 将以太网定义为工业标准 。速率为 3 Mb/s 的以太网被认为是试验以太网,而速率为 10 Mb/s 的以太网的部署是 Digital-Intel-Xerox 协作的第一个版本,称为 DIX 以太网版本 1.0。该标 准提交给了 IEEE 和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 )。 经过一些修改之后,DIX 的 2.0 版本 成了,称为以太网 Ⅱ。1982 年,ECMA 技术委 员会正式接受这一版本。1983 年 6 月 23 日,IEEE 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采纳了以 太网标准,成为 ANSI/IEEE 802.3 :“带有冲突侦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CD )的 访问方法以及物理层规范”。 IEEE 没有完全接受 DIX 版本 2.0 ,它修改了一部分以便让其显得正式。这些不同带来 标准的不兼容性,不仅在访 问支撑体上,也在上层处理信息的方法上。 从创建以来,该协议就考虑技术革新 。1998 年的版本集成了 IEEE 802.3 标准的演化, 内容长达 1200 页。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