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棱县城区设计书1
丹棱县城区1:500地籍测绘工程 技术设计书 成都市双流容大科技有限公司 二OO六年十一月 丹棱县城区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程 技术设计书 (外业部分) 编写单位:成都市双流容大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吴安东 总 工:程晓玲 项目负责:程 浩 项目技术负责:刘禹章 设计编写:吴安东、程浩、刘禹章 审批单位: 审批者: 1.任务概述 1.1 任务来源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便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的管理、使用和政府部门的决策,真正实现丹棱县地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为搞好丹棱县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工作,受丹棱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对丹棱县城区开展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统一技术要求,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1.2 测区概况 1.2.1、丹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隶属眉山市,地理位置东经30’00’-30’01’,北纬103’30’-103’34’.属浅丘地形,测区相对高差约40M. 1.2.2、丹棱县属亚热带内陆性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1298mm。冬季最低气温0℃左右,霜雪少,冬季早晚多有雾。 1.2.3、丹棱河将县城化分为南北两城区,城区内交通发达,南环路、人民路、关帝路、育才路、新北路、新南路、同心大道、为县城干道,主要交通要道省道106,县道丹蒲路(丹棱至蒲江)。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测量工作的开展。 1.3 作业范围及作业时间 1.3.1、作业范围:西北边以省道106为界,东边以正南北向的关帝路为准向东平移1km.南至王家山,郭山扁山脚.约7KM2 1.3.2、作业时间:2006年11月中旬至2007年3月中旬. 2.作业依据 2.1、《城市测量规范》; 2.2、《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2.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2.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2.5、《地籍测绘规范》; 2.6、《地籍图图式》; 2.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2.8、经审批的本《技术设计书》; 3.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方案 3.1、测区已有的基础控制资料 丹棱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基东,曾家山二个三等点成果如下表: 点名 X Y H 基东Ⅲ 3323299.95 483.21 曾家山Ⅲ 3324180.36 3.2、测区已有的基础控制资料的利用方案 3.2.1、关于基东、曾家山两个三等点的分析与利用 以上两点的平面坐标均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属1956黄海高程系。但是,由于1954北京坐标系的坐标,无论一等还是四等点,其点位精度均是公寸级,与静态GPS定位精度为豪米或公分级精度是不相配的。为使静态GPS测量的基线精度,不因已知点的精度而损失或扭曲,故本次E级GPS网采用基东点的北京54坐标和基东至曾家山的方位作为起算数据。 3.2.2、关于投影带的选取 本测区位于东经103o30′-103o34′之间,处在中央子午线105。的近边缘地带,其投影变形值大于了25ppm。为确保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所以本测区坐标系统拟采用103o42′39″为中央子午线,测区平均海拔高450m为投影面,建立相应的北京坐标系统。并且,为便于国土部门过去和将来使用的一致性,其基东、曾家山坐标值依旧采用原35带坐标,但应取消35带带号。 3.2.3、有关GPS网点的高程问题 丹棱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基东高程,是本测区唯一高程起算点。 故将该点作为本测区高程的起算点,采用一级高程导线联测10个GPS点及相应的一级导线点,以作为二级导线点、图根导线点的高程起算数据。 3.3、测区已有的1∶10000地形图。 该1∶10000地形图可作为本技术设计及其作业的参考资料利用。 4.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4.1系统选择 本次城区地籍测绘平面控制坐标系采用54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56黄海高程系. 4.2控制测量 本次工程在平面控制部分以基东,曾家山为依据建立GPS E级网,城郊利用RTK技术发展图根控制,城区在GPS E级网基础上加密Ⅰ、Ⅱ级导线(网),Ⅰ、Ⅱ级导线点的密度必须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 4.2.1、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测区现有的GPS点的分布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的布设情况;根据测区建筑物分布密度情况,在房屋较密集地区布设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导线网的结点一般应布设在重要的交叉路口上,导线图形可布设成附合导线、单结点、多结点网等形式。 4.2.2、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一.二级导线点编号用罗马字表示。图根点编号前冠以“N”。 4.2.3、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按“城市测量规范”中的要求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市场交易软件:Energy Exemplar PLEXOS二次开发_7.运行模拟与案例分析.docx VIP
- 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课件课件.ppt VIP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pt
- 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pdf VIP
- 05N5 热力工程(工程图集).docx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16).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docx VIP
- 电力市场分析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2).电力市场建模基础.docx VIP
- PCS7-DOSE块使用方法详解.pdf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4).电力系统优化理论.docx VIP
- KSFWAY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