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9.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财政学》-9

西安交通大学 邓晓兰 E-mail:zxc@mail.xjtu.edu.cn 《公共财政学》讲义-9 邓晓兰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第九章 公债及其管理 一、公债原理 (一)含义与种类 公债是公共债务简称,指政府按照信用原则,以债务人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特殊的财政收入,金边债券。 公债分类: 国债与地方债; 内债与外债; 短期、中期与长期债券; 凭证式与记帐式债券。 (二)功能与效应 1.功能:弥补赤字;筹集资金;调节经济。 2.效应: (1)李嘉图等价定理之争 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公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筹集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即举债和征税对消费的影响是相同的。 李嘉图于19世纪提出,1974年,美国经济学教授巴罗在《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论文中挖掘出李嘉图关于债务和税收等价这一古老思想。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的原理》的第17章讨论了政府征税与举债的基本关系,他说:“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征集2000万英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00万英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征课的100万英镑,只不过是由付这100万英镑的人手在转移到收这100万英镑的人物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的开支是那2000万英镑,而不是那2000万英镑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利息都不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2000英镑;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每年征课100万英镑。但这样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 巴罗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核心观点是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公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补偿,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 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准确地预见到无限的未来,他们的消费安排不仅根据现期收入,而且根据预期的未来收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公债而将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现时的消费,而增加储蓄。 李嘉图等价定理本质上是公债中性论:认为是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收,还是发行公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消费和资本的形成,没有任何影响。 反对意见: 第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核心假设就是理性预期,这就要求现在的父母都要通晓预期模型,从而能够运用这个模型来测算和调整当期收入和未来的收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二,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人们总是遗留给后代一定规模的遗产,事实上有些父母父母也不会把因发债而减税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而不花掉 。 第三,李嘉图等价定理隐含个人具有完全的预见能力和充分信息。实际上,未来的税负和收入都是不确定的,对于个人而言,现在不增税而增加的收入与未来为偿还公债的本息,要向此人征收的税收并不必然相等。 第四,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所有的税都是一次性征收总量税,实际上,大多数税并不是一次性总量税,而非一次性总量税会产生税收的扭曲效应,所以,举债而不增税会减少税收的扭曲效应,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因而举债征税为政府筹资,对经济的影响并非等价。 李嘉图等价定理争论的实质是关于公债是否对经济发展有客观影响,从而引发了公债经济效应的讨论。 (2)公共债务的经济效应 公债对经济的客观影响,是通过公债功能的发挥实现的。 经济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所以对公债经济效应的考察也应当从多方面的、多角度进行。 公债发行的财政效应 公债发行的货币效应 公债投资的挤出效应(公债使用将产生的影响作用,在财政政策讨论中再分析) 公债发行的财政效应 公债幻觉:政府发债可能引致纳税人实际负担方面的幻觉,即实际上纳税人不能完全认识或计算出举债所引致的预期税收负担现值,甚至在错觉上认为预期尝债时还本付息的义务不存在。 公债幻觉与债务创造:公债幻觉的存在会使纳税人倾向于投票赞成更多的债务创造来支持政府更大规模的公共支出方案。 逻辑推理: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公债弥补最好(公债幻觉,货币创造等同于即期通胀税) 公债是在时间上将财政尝债义务转移给下一代的制度化工具。政府财政偏好于用公债代替税收手段来筹资,而导致债务财政。 公债发行的货币效应 公债与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受到一国金融市场、金融体制、财政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公债的发行流通、使用、偿还等各个环节都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公债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联系理论上表现在两方面: (1)无法还债时,通过增发货币、通胀来使债务(内债)贬值; (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公债意味着货币发行 公债发行的货币效应:因购买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公众购买 商业银行购买 中央银行购买 公债流通的货币效应: 公债作为准货币增加流通中货币 公债交易吸纳流通中货币 公债偿还的货币效应: 发纸币来还债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发新债还旧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方式,如以短债代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