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doc

浅析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doc

  浅析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 浅析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 导读: 简介:许进杰(1971-),男,湖南洞口人,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消费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居民消费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XJC790019。   摘要:消费不足和消费不公平是我国当前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与消费有关的两个亟待解决的理由,事关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事关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绿色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公共绿色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整理提供,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实现全社会消费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必定选择。通过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培育多元化的公共绿色产品供给主体,培养公众形成公共消费和集中消费的绿色消费理念和环境意识等措施,构建公共绿色消费政策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扩大、经济增长与消费公平。   关键词:公共绿色消费;消费不足;消费公平;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   :A   一、理由的提出: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不足与消费不公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不足和最终消费率偏低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瓶颈和障碍。目前,投资和出口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数据显示,1992-2011的30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均值为415%,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比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低很多。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消费不足理由,“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通过刺激消费解决消费不足理由,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定要求。   作为人类得以存活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消费”概念既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属性,同时还具有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内在规定性。我国《消费经济学大词典》把“消费”定义为人们通过各种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和过程[1],即“消费”是商品在满足人的需要过程中的自然磨损、损耗或消耗。马克思把“吃喝”这种消费定义为“自然形式的消费”[2],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消费客体的劳动产品主要源于大自然,其必定具有规律性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人类的消费不仅是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其消费对象(即劳动产品)的生产也是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材料。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土地、淡水、耕地、石油和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1/3、1/10和1/6,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为重要的是,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使用效率相比,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能源等资源性产品利用效率相对偏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总能源利用效率为33%,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欧盟的6倍、日本的10倍。人均资源拥有量偏低且利用效率低下,特别是“人口数量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压力”[3],意味着我国通过刺激消费增长突破消费不足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的资源环境理由比西方国家更为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目标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增长近视症”,偏重经济功能,淡化环境保护功能,狭隘而偏颇地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不仅如此,政府相关政策一味强调经济功能,对扩大消费的公共服务性质的社会功能重视不够,对消费 和民生发展理由关注不充分,导致社会、经济及消费不公平理由愈显严重。在保证社会、经济和消费公平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关系,“保民生、促发展”,推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社会群体利益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平衡,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能及社会管理责任。消费公平不仅是衡量经济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且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当标准和内在条件。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扩大公共消费是改善社会和经济公平、平衡社会群体利益格局的关键[4]。   从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理解,“公平并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从来都会有 学的作用”,内含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