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笔试资料——教育心理学(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由此,桑代克赢得了“教育心理学之父”的美誉。
廣義的教育心理學是指研究教育實踐中各種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狹義的教育心理學專指研究學校情境中的各種心理與行為的科學。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包括: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德育心理、教育社會心理。
學與教相互作用做成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五種基本要素,有學習、教學、評價\反思三種活動過程。
學生這一要素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影響教學過程:①群體差異,包括年齡、性別和社會文化蟬翼。②個體差異,包括先前知識基礎、學生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等差異。
教師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教學風格等方面。教師的敬業精神包括熱情、責任心、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從而提高專業水平。專業知識不僅包括學科知識,而且包括教育觀念、學習和教育管理以及學科教學知識。專業技能包括教學設計、材料組織、信息交流、教學活動組織、課堂管理、教學評價和管理等方面。教學風格涉及教師在課堂管理、教學組織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影響。
教學內容一般表現為課程標準、教材和課程。
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前者涉及課堂自然條件(如溫度和照明)、教學設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儀)以及空間的佈置(如座位的排列)等,後者涉及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校風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
教學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情境,組織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使其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致力於將心理學理論引入教育領域,在其名著《與教師的談話》中,力圖將心理學應用於將學習環境,強調觀察、提問和學校與學生交流意見的重要性。
20世紀60年代初,布魯納發起課程改革運動,並與1994年美國教育研究會的特邀專題報告中,精闢地總結了教育心理學十幾年來的成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①主動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會文化研究。
我國出版的第一本教學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由房東岳譯,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②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依據;③幫助教師分析、預測并干預學生的行為;④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
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個案研究法、教育經驗總結法以及測驗法。
人的發展與教育
嬰兒期一般是指各題自出生到滿兩周歲的時期;學前兒童通常是指嬰兒期過後的3~6歲的兒童;心理學上一般將6~12歲的兒童稱為學齡兒童。
針對小學生身體發展特點的教育:①提倡以健康為主、開發為輔的教育。②進行合理的飲食指導。③創造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與學習環境。④消除一些育兒的陳舊觀念,尤其要注意避免導致兒童產生肥胖。⑤預防一些常見疾病。⑥要讓小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中學階段的學生一般處於十一二歲至十七八歲。屬於青春發育期。這一時期:①身體外形發生巨變;②性的發育和成熟;③心、肺機能日益健全;④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完善;⑤青春期發育提前的趨勢。
心理髮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 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從出生到成人的認知發展不是一個數量不斷增加的簡單積累過程,而是伴隨著認知結構的不斷重構,使認知發展形成幾個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時期階段。他將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是0~2歲的兒童,這一階段的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
前運算階段是2~7歲的兒童,他們的思維有如下主要特徵: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任職或噢的那個具有相對具體性,還不能進行抽象的思維運算;思維不具有可逆性。
具體運算階段是指7~11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因而能夠進行邏輯推理。這個階段的標誌是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恆。這個階段的兒童能憑藉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務中獲得的表像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體運算。但這一階段的兒童的思維仍需要具體事務的支持。
形式運算階段是指11~15歲的兒童,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已經超越了對具體的可知事物依賴,使形式從內容中解脫出來。本階段的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