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师笔试考题教育基础知识题库.docVIP

成都教师笔试考题教育基础知识题库.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教师笔试考题教育基础知识题库

101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81、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482、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483、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 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484、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 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485、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486、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487、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488、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 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89、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490、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491、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492、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493、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494、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 郁质。 495、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496、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497、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498.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99、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500、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501、(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502、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03、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 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504、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 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505、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506、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 507、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508、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509、(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510、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511、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512、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513、(学习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