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固化膜性能-高校化学工程学报.PDFVIP

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固化膜性能-高校化学工程学报.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固化膜性能-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第23 卷第2 期 高 校 化 学 工 程 学 报 No.2 Vol.23 2009 年 4 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pr. 2009 文章编号:1003-9015(2009)02-0240-06 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固化膜性能 肖文清, 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以新戊二醇为核,二羟甲基丙酸为支化单体合成得到每个分子中含有16 个端羟基的超支化脂肪族聚酯,将其 与自制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单体的NCO 端基团反应,获得新型可紫外光固化的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应用红外光谱分别对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及其紫外光固化胶膜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力学性 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单体官能度及用量对固化膜物理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活性单体用量的增加,固化膜的抗冲击强度增加,硬度减小,活性单体官能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其硬度;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固化膜具有两个热分解温度,初始分解温度大于200 ℃,另一分解温度约为375℃;差示扫描量热分 析结果显示,固化膜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s ,Tg.h) ,随着活性单体官能度的增加,Tg.s 降低,Tg.h 升高,有利于 相分离,而其用量的增加却不利于相分离;利用红外和凝胶法分析对比研究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光固化行为,结 果表明其不饱和双键的最终转化率高达90 %。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聚氨酯;紫外固化;固化行为;性能 中图分类号:TQ031.2 O631.11 文献标识码:A Synthesis of Ultraviolet Curable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 and Properties of its Cured Films XIAO Wen-qing, TU Wei-ping (School of Chem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Hyperbranched aliphatic polyester terminated with 16 hydroxyl groups was synthesized by one step polymerization process with 2,2-Bis(methylol)propionic acid as branched monomer and neopentyl glycol as core molecule. Through further reacting with isocyanate groups of self-prepared toluene diisocyanate⋅ hydroxypropyl acrylate monomer, the obtained polyester was transformed into a novel UV-curable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 (HBPUA). The I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hype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