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集-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docVIP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集-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集-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doc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集) 蔡礼旭老师 2011/5/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1-002-00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八号,我们古文班开始一起学习《群书治要360》。为什么从这个礼拜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群书治要》这一套书,而且其中是撷取这套书的三百六十句。 首先,就这个因缘跟大家说明一下。这一次我们将《群书治要》在台湾印了一万册。这一套书是唐太宗皇帝命魏征大人负责编撰的一套宝书,当然参与的当时候的大臣、大儒很多,以魏征大人为代表。而这套书在唐朝之后就失传了,在宋朝以后的译文字里面、史书里面都没有记载这一套书。那是在清朝乾隆退位、嘉庆帝登基的时候,这一套书又从日本进贡回中国,等于是我们失而复得。而回到中国之后,也没有受到重视。民国以后军阀割据,所以这一套书就埋没了。 那时刚好在去年底,我们修学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将两套《群书治要》拿给师长,那是因为师长在讲经的时候,提到曾经看过《朱子治要》这样的书。《朱子治要》就是《群书治要》五十卷当中最后二十卷,师长觉得编得非常精辟,希望能够找到这套《群书治要》。果然,就像老子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这个大时代,文化的承传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事。因为文化遇上危急存亡之际了,师长老人家非常重视文化的承传,得到了圣贤老祖宗的庇荫,这个书就到了老人家的手上,赶紧大量的来印制流通。 确实,这个世间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都是有感应的。师长有这一份中华儿女的使命感,又感得祖先加持,把这两套已经是八九十年的古书送到老人家的手上。当然,老人家除了接到这套书之外,同时又接到了《国学治要》,这都是民国时期翻印出来的宝典,都是快要失传了。在去年底有的一个机缘当中,这两套书都传到了师长手上,都把它印了一万套。 《群书治要》这个“治”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等于是在群书当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纲要精华,把它汇集起来。而《国学治要》它那个“治”是“治学”的,是求学问的,是民国十六年完成。那个时候是这些有志之士,可能感觉到我们中华文化,像《四库全书》这么完整的宝书,总共有一千五百册。我们中华儿女要深入中华文化,看这一千五百册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从一千五百册当中撷取精华编成八册。我们只要深入这八册,就了解整个文化的纲领。一了解自己文化的纲领,就更爱自己的文化,就更愿意深入经典,承传文化。所以这两套书大量的流通,也是祖宗之德,代表我们这一代必须扛起文化的承传,也要有使命,让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就能够有复兴的气象出来。 刚刚和大家讲到的,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这个书不到其他人的手上,怎么就到了师长的手上?师长他们这一代人,可以说算是有中华文化基础的最后一代。老人家也提过,他的弟弟跟他相差才四岁而已,他的弟弟就没有读到私塾,就是上国民学校了,才四年,对文化的学习差异就非常大。老人家常常提到,就是因为有中华文化的学习,这一生在整个大的社会当中,能够不受污染,能够不随波逐流,凭的就是有中华文化这个根,上了私塾,从小扎德行根这样的基础,才能够让这一生都能够平安,都能够不受染污,进而能成就道德学问。所以有根相当重要,有根才有生命力,有根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站得住脚。 老人家十一岁就遇到了对日抗战,就流离失所了。所以十几岁,老人家就在想,因为自己感受到这个失学的痛苦,就希望天下的人,不要再有失学的痛苦,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读到圣贤的教诲。所以十几岁的年龄,就在思考怎么样让天下人读到圣贤书。我们听老人家讲这一段非常佩服,也很惭愧。十几岁,像我来讲则想怎么吃、喝、玩、乐,老人家在十几岁的年龄就已经思考,怎么让天下人有智慧,怎么让天下人不要再受他这样的苦。所以从刚刚讲师长的十几岁少年时期的一种胸怀看,大家就不意外为什么这一套书是到了老人家手上。包含师长在台湾遇到当时候台湾三位高僧大德的指导,手把手的教诲,这都跟老人家的爱心、愿心,还有好学的心是相感应的。 当然,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古文,一起学习《群书治要》,这也不是偶然的。诸位学长都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所以我们共聚一堂,一起来切磋,一起来深入学习古文。 所以师长之后在台湾跟着三位高僧大德,首先是方东美教授;接着佛门高僧章嘉大师;还有李炳南老师,三位老师的教诲。之后也把儒道释三教的中华文化,弘传到全世界五大洲。所以这个是师长为什么能扛起民族文化的承传,能接收到《群书治要》这样的宝书,都是来自于老人家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责任使命。 所以我们也效法师长老人家的精神,因为文化必须靠一代一代人把它承传下去,而且这个承传一代都不能断,有一代不承传了,五千年的文化就这样丧失掉了。所以身为炎黄子孙,承先启后,承传老祖宗的教诲,然后启发后代子孙,这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不然就没有资格当炎黄子孙。 所以,师长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