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与及次团体.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聚与及次团体

Cohesion Subgroups 內聚與次團體 Cohesive subgroups 內聚次團體為具有相對強、直接、密集、高頻率、及正向關係的行動者所組成的子集合。 何謂團體? 內聚的分析嘗試將直覺上及理論上的社會團體概念給具體化。 連結與內聚 Durkheim何謂社會連帶 (social solidarity)社會連帶的最重要元素為何? 1) Ideological: 共同意識(Common Consciousness) 2) Relational: 結構內聚(Structural Cohesion) 連結與內聚 Groups that are ‘held together’ well Groups should have ‘connectedness’ Cohesion = a “field of forces” that keep people in the group “resistance of the group to disruptive forces” “sticking together” Social group and subgroup Friedkin (1984): 結構內聚模型奠基於一個因果命題:當兩人之間有正面價值互動存在時會產生行為態度一致性(uniformity)的壓力。這種壓力可以透過間接關係來傳遞;行動者之間的間接溝通管道越多,間接壓力愈大。 Social group and subgroup Collins (1988): 一個人與網絡的連結越緊密,受團體規範的影響越深。其間有兩個因素在運作: (1)一個人與多少團體成員有連結(2) 一個團體有多排外。與外界隔離且內部緊密連結的團體稱為「小團體」(clique),在這種小團體內,成員一般具有十分類似的看法與想法。 Social group and subgroup 因為透過直接接觸、間接傳遞、或是與外界隔絕所產生的社會力量(social forces)使得內聚團體在理論上十分重要。 雖然社會團體的觀念在社會學及心理學普遍被使用,但很少有研究者給予其正式的定義。 Social group and subgroup 網絡分析以成員之間所具有的內聚力之基本性質來界定次團體。 內聚次團體有四種不同的基本性質: (1) 相互關係(mutuality of ties) (2) 成員之間的親密性(closeness)及相通性(reachability) (3)成員之間的連結數目(the frequency of ties) (4)相對於非成員,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頻率(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ies among subgroup members compared to non-members) Social group and subgroup (1) 相互關係(mutuality of ties): 成員彼此相互選擇。 (2) 成員之間的親密性(closeness)及相通性(reachability): 成員彼此不一定相鄰但一定相通。 (3)成員之間的連結數目(the frequency of ties): 每一個成員與其他成員有很多的連結。 (4)相對互動關係頻率: 與非成員相比,成員之間的互動密度較高、連結較多。 概念複習 G代表一個具有N個行動者的網絡圖(graph) R來表示一個網絡中所有存在的L個關係 圖上的兩點如果被一關係連結我們稱之為為「相鄰」(adjacent) Gs代表由部分s個點或行動者(Ns)所組成的次集合(subset)所構成的子圖(subgraph) 概念複習 若圖中每一點與其他所有點皆相連,則此圖稱為完全圖(complete graph) 若子圖中每一點與其他子圖中的所有點皆相連,則此子圖稱為完全子圖(complete subgraph) 概念複習 一條連結兩點的路徑為由起始點到終點的所有點與線所組成的集合。 任意兩點間若存在一路徑,稱為「相通」(reachable)。 路徑長度為一路徑中的線(lines)數目。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的長度(the length of a the shortest path)成為geodesic簡稱距離: 概念複習 Diameter直徑:圖中任意兩點最遠的geodesic距離 子圖的直徑為子圖中任意兩點最遠的geodesic距離 概念複習 若圖中任意兩點皆存在至少一個路徑,則稱此圖為「連結」(connected) 換句話說,在一個連結圖中,任意兩點皆可「相通」(reachable) maximal 具有某性質(如完全子圖)的一個子圖,如果在加入任何一個點或線後,此性質無法保持,稱此子圖在此一性質上極大化(maximal)。 如網絡「組成體」(co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