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概论重点
医学概论 一.绪论 三大医尊:希波克拉底 盖伦 阿维森纳 詹纳发现牛痘治疗天花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5年英国弗洛里和德国钱恩合作解决了青霉素浓缩纯化问题,使青霉素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1943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治疗病人,用于抗菌的抗生素。 班廷 1922年发现胰岛素并成功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二.症状学 1.发热 发热: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point)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0.5℃ )。 调定点:调定点理论认为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体温调节机构围绕着 这个调定点来调控体温。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可有反馈系统 (温度感受器)将偏差信息送到控制系统,后者将 这些信息综合分析,与调定点比较,然后通过对效应器 (产热和散热)的调控把中心温度维持在与调定点相适应 的水平。这个学说称为体温调定点学说 EP: (EndogenousPyrogen,内生致热原) 热型及常见症状:稽留热,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恶性肿瘤晚期等。 间歇热,见于疟疾 波状热,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见于何杰金氏病。 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肿瘤性发热,流感。 发热过热的区别:病因:发热有致热源,而过热没有。 发病机制:发热调定点上移,过热调定点无变化(体温>调定点) 效应:发热有热限,过热没有; 防治:过热用物理降温 发热针对致热源 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激活EP 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 上调调定点 体温上升 正调节介质:前列腺素E(PGE),Na+/Ca2+ ↑,环磷酸腺苷(cA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一氧化氮 正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兴奋散热 内外致热源典型类型:外生致热源: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病毒 (流感病毒,SARS病毒),真菌(白色念珠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内生致热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干扰素 (IFN) 解热措施 药物解热⑴针对发病原因 感染性或炎症性发热:采用抗生素 ⑵针对发热机制的中心环节 ①干扰和阻止EP 的合成和释放:糖皮质激素 ②阻断发热介质的作用:水杨酸类 物理降温:冷敷,25%-50%酒精擦浴 2.缺氧 缺氧:当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细胞代谢、功能以致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 低氧血症:指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引起对组织供氧不足。 氧分压 (PO2):为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 氧容量(CO2max)指PO2为19.95kPa(150mmHg)、PCO2为40mmHg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 合的最大氧量。 氧含量(CO2):指100ml血液实际含有的O2量称为氧含量。包括结合氧和游离氧 3.休克 休克:机体在各种强烈的有害因子作用下发生的,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 障碍、结构损害的急性全身性病理过程。 休克的特征 (5P):(Pallor)面色苍白、(Perspiration)四肢湿冷、(Prostration)虚脱、(pulselessness)脉搏细弱、 (Pyspnea) 呼吸困难。 休克病理分三期及其特征: 微循环收缩期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1、有效循环血量↓,大动脉的压力↓→交感-肾上腺轴兴 奋→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 ↑→HR ↑,CO ↑→循环相对稳定;2、选择性收缩外周和 内脏的小血管→ 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循环;(有效循环血容量↓,微循环缺血) 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失代偿期):此期微循环广泛扩张,动静脉短路,组织灌注不足,细胞 无氧代谢→酸性物质蓄积,扩张血管介质释放→血液滞留、血浆外渗,血液粘稠度 ↑→ 回心血量↓,心脑灌注 不足。微循环淤积) 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难治期):由于血液粘稠度↑→ 弥漫性血管内出血DIC →组织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天地都市——丽江市新团社区城市设计.pdf
-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哈尔滨培训.pdf
- 北斗导航行业分析-完整版.pdf
- 北大的秘密_校园里的生态系统_王放.pdf
- 北极通航对中国北方港口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_王丹.pdf
- 北方民族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 北方工业大学 建筑抗震设计 16.pdf
- 北林景观地学实习报告.pdf
- 北京现代VI手册.pdf
- 北洋打印机BTP-L42II(BPLA)用户手册V1.0.pdf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需求侧响应技术在智能电网能源消费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海水提锂吸附材料在海洋环境治理中的应用.docx
- 2025年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智能创新模式应用.docx
- 跨界融合2025:智能零售货架商品补货预测技术创新深度解读.docx
- 深度解析2025年快充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创新路径.docx
- 数字孪生赋能自动化:2025年工业产线技术创新深度报告.docx
- 智能可穿戴设备2025年技术创新:聚焦跌倒预防.docx
- 锂电池隔膜微孔调控技术在2025年高性能电池制造的创新策略.docx
- 2025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新趋势解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