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两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张连红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
(Philosoph,yHumanitisandSocialScincs)№1, 2007
· ·
张连红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7)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惨案之 一。 20 年来, 中日两 学者在南京大屠杀
的史料搜集和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 中日双方以及日本学者内部在南京大屠杀的
概念、死亡人数、大屠杀成因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争论至今没有停止。战后
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 际政治的变幻、学者和社会大众立场身份的限制以及有关南京大
屠杀核心史料的缺失等因素扩大了中日之间历史认识的分歧。 因此, 突破政治制约, 构建学术对话
平台, 并注入人类文明的视角以推动研究的 际化将是中日史学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南京大屠杀;中 ;日本;研究分歧
:K265 :A :1007-7278 (2007)01-0095-15
:2006-12-30
:(01CZS007)
2006 12 2627 , , 20
、,、
,。,
,
。
??
??
①
70,。 20
,,
。
① , , :《“
”》(《》2006 3), 《“”》(《》
2005 8), 《“ ”》(《
》2004 2), 、《》(《》2000 5), 《“
”》(《》1997 4 ), 《“”
》(《》1996 4 ), 《:》(《》
19953)。《》(《》,
1994)、《》(《》2004 )《
“”》(《》2006 4 )。:DavidAskw,
ThNanjingIncidn:tRcntRsarchandTrnds(Firstpublishdin jcjson4 April2002);Yang, Daqin,gChallngsof
Trans-NationalHistory:HistoriansandthNanjingAtroci.t(SAISRviw19, 2, 1999)
95
一、中日两 学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
()
︵
哲 1.学界与社会各界日益重视
学
· 80。:
人 ,,“”,,
文
科 。 1960,
学
· ,, 1962《》,
社
会 ,, 1979
科
学 。 1982 ,,
︶
。,。 1983,
★ ,, ,
★
,,。 1995 , 50 ,
, 。 1998 12
,。2006 4 ,
, ,
,。
,、、。
,
①
,。
②
“”。 ,
,, 。
。、,
。
2.史料工作坚实推进,成效巨大
。,
:,、。
、。 20 ,
,, 、、
。,, ,
,
。,。
, 80 。
专
题 ① :《》( 19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