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老师授课教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轻工业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课程代码: 学 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开课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苏卫东 刘海鹰 山东轻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授课内容概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计量经济学 1.2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与要点 1.3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庞 浩 《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课 型 理论课 学 时 分 配 复 习 分钟 主要教具 多媒体 讲 授 85 分钟 教学方法 指 导 分钟 教学手段 总 结 5 分钟 备注 注:课型一栏填写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等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1.1 计量经济学 一、计量经济学 △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提出Econometrics ○ 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 1933年创刊《Econometrica》 ○ 20世纪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扩张 ○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 定义 “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 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克莱因(R.Klein):“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 萨缪尔森(P.Samuelson) :“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 △ 模型 △ 经济数学模型 △ 计量经济学模型 △ 经济理论分析(行为分析)→数理分析 →数量分析 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狭义计量经济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本课程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 △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初级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 ?中级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 ?高级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 ? 本课程定位于初级水平上,适当引入中级的内容。 授 课 内 容 备 注 △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 ?应用计量经济学则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 △ 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 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 R.Frish创立 T.Haavelmo建立了它的概率论基础 L.R.Klein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者 ? 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是: ⑴ 模型类型—随机模型; ⑵ 模型导向—理论导向; ⑶ 模型结构—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因果分析,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的形式和参数; ⑷ 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 ⑸ 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