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_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6.1 概述
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地下水是一种复杂的溶液:
• 赋存于岩石圈中,不断与岩土发生化学反应;与大气
6.1 概述
圈、水圈和生物圈进行水量和化学成分的交换。
6.2 地下水的物理特征
• 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地下水的化学面貌。
6.3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自然地理、地
6.4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质背景、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6.5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 某区地下水的化学面貌,反映该区地下水的历史演变
6.6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回溯一个
地区的水文地质历史,阐明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
• 水是最为常见的良好溶剂: • 根据不同用途,利用地下水都对其水
它溶解、搬运岩土组分,并在某些情况 质有一定要求,并要进行水质评价:
下将某些组分从水中析出。 饮用水水质评价
• 水是地球中元素迁移、分散与富集的载体: 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许多地质过程(岩溶、沉积、成岩、变 农业用水水质评价
质、成矿)都涉及地下水的化学作用。
工程建设项目用水水质评价
1
•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 分解性侵蚀:指酸性水溶虑氢氧化钙及侵蚀性碳酸溶虑 • 地下水是宝贵的液体矿产:
碳酸钙而使水泥分解破坏的作用。
• 一般酸性侵蚀 含大量盐类(如NaCl、KCl)或富集某
• 碳酸侵蚀
– 结晶性侵蚀:主要是水中硫酸盐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在 些稀散元素(Br、I、B、Sr等)的地下水是
混凝土的孔隙中形成石膏和硫酸铝盐晶体,这些新的化
合物因结晶膨胀作用体积增大,导致混凝土力学强度减 宝贵的工业原料;
低,以致破坏。
– 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主要是水中弱盐基硫酸盐离子( 某些具有特殊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
Mg2+ 2+ 3+ 2+ 2+
、Fe 、 Fe 、Cu 、Zn 等)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
,使混凝土力学强度降低,甚至破坏。 水具有医疗意义;
• 地下水中化学元素迁移、集聚、分散的
盐矿、油田、金属矿床所形成特定化学元
规律——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素的分散晕圈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散布,也会形成晕圈。 • 地下水中元素迁移不能脱离水的流动;
这就需要查明有关物质的迁移、分散规律 •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pdf
- 第二章 水处理化学基础new.pdf
- 第二章 网络通信基础(第四讲).pdf
- 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及其结构和组成.pdf
- 第二章 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隔声20160307.pdf
- 第九章 煤层气地面排采技术.pdf
- 第二章 芯片互连.pdf
- 第二章 软岩与软土的工程地质研究.pdf
- 第二章 第二节系统误差.pdf
- 第二章 革坯检验.pdf
-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上册2.6 做一顶帽子 教学设计.docx
- 河北高频考点专训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6.3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docx
- 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八(讲评教学设计).docx
- 第18章 第25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分层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x
- Module 8 模块测试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民版《劳动》(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