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_114.基于圈层分析法的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以南京老城区四所高校为例.pdf

MK_114.基于圈层分析法的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以南京老城区四所高校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K_114.基于圈层分析法的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以南京老城区四所高校为例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基于圈层分析法的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 ——以南京老城区四所高校为例 滕珊珊,吴晓 摘要: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依附高校而存在,以服务高校师生为主。老城区高校周边的商业空间在长时间的演 化、建设、发展后,形成了自身一定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借助圈层分析方法,以南京老城区内四所毗邻的 高校为例,从空间格局、功能结构、商业业态三方面探索商业空间的特征与规律。 关键词:高校周边 商业空间 圈层分析法 1 研究对象与圈层分析法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位于南京市老城区的四所高校: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历史 悠久,环境优美。改革后在大规模建设高等学府及市场经济刺激下,周边商业空间发展较为 成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与规律。 根据《南京市商业网点规划(2004-2010 )》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 四所高校位于老城中心、首位度最高的新街口和次之的湖南路商业中心之间,紧邻市级商业 街珠江路-广州路电子产品一条街,当属南京市商业活动最繁华地区的“腹地”。在《南京市 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中,将提升主城内湖南路商业副中心的功能和珠江路-广州路 科技街的功能和特色品质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一规划对四所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发展起到一 定推动作用。 图1 四所高校周边商业空间与南京商业体系的关系 *图片来源:根据《南京市商业网点规划(2004-2010)》自绘 2000人交流群432529468,仅限注规考试!! 研究范围从四所高校教学区和生活区为出发点计算起,覆盖大致 500 米范围内的区域 (图2 )。 图2 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范围1 1.2 圈层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类似中心区圈层划分的空间分析法对高校周 边商业空间进行研究。 以各校校园为主核,以围绕主核边界100米的范围构成 第一圈层(由于学生群体出行距离大致在校园周边500米范 围内,以100米间隔分解为五个圈层便于后文的研究),其后 以前一圈层边界为核心,依次向外扩张100米范围为下一圈 图3 围绕校园的圈层划分方式 层。这样就将高校周边商业空间按距离分解为一个以高校为主核的多圈层模型,但考虑到高 校周边商业实际分布的非均衡性,故某一圈层有可能出现不封闭的情况(图3、4 )。 图4 各高校周边商业空间圈层划分方式示意 2 商业空间的特征与规律 2.1 空间格局 2.1.1 分析方法 通过分项计算每个圈层内各个商业店铺的容积率和贴边率,绘制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的圈 层分布情况。其中,每个圈层的容积率取该圈层内所有商业店铺自身容积率的平均值;每个 圈层的建筑贴边率W表征底层商业空间界面的连续程度,计算方法如下: Ci 是一个研究区域中第i 栋建筑与建筑控制线重合的长度;C 是区域内建筑控制线的总 长度。W 值越大代表底层商业空间界面越连续,反之则说明底层商业空间界面连续性较差。 2.1.2 空间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沿各高校商业空间主要分布街道的走向做四象限划分,并叠加到各自圈 层中,分别计算各圈层及各象限的平均容积率,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规律如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