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汉语方言区的形成历史.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六讲汉语方言区的形成历史

方言与中国文化 第六讲汉语方言区的形成历史 及现状 主讲:武汉大学文学院 阮桂君 邮箱:ruanguijun@whu.edu.cn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北方话的确立 北方汉语在两汉时代可以说还是分歧异出的。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我们了解了汉民族文化多源的事实,了解了上 古汉语的基本格局,知道,中国的北方经汉末 丧乱、三国纷争和五胡乱华,促使了北方汉语 的混化,后来经过隋唐宋三代的长期稳定发展, 北方汉语进一步相互融合,内部一致性大为增 强了。“北方话”作为一个方言大区也就是在 唐宋时代才逐渐明确起来的。 发展到现代,官话的情况可以见下图: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一 官话的形成 及内部分区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官话区 使用人口(万人) 东北官话区 8200 北京官话区 1802 冀鲁官话区 8363 胶辽官话区 2883 中原官话区 16941 兰银官话区 1173 西南官话区 20000 江淮官话区 6725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官话区的总体语音特点 一般没有入声(除江淮官话及和其他零星地点的 官话外)。 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变为清音,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辅音韵尾只有[n] 、[ŋ]两个鼻辅音。 方言与中国文化 武汉大学 慕课课程 北京官话的形成 黄帝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胡语支。 黄帝部族到蓟这个地方(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 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 (黄帝语言)。 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燕(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驱逐东胡部族,北京开始操宝鸡的关中方言 (周族语言, 与炎帝语言类似)。 但是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是汉族、蒙古语族诸民族(乌 桓、鲜卑、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