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高温作业分级检测规程LD82-1995P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劳动安全行业标准 LD82-1995 高温作业分级检测规程 Rules of inspect for classification of works in heat environ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1995-09-01批准,1996-06-01实施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起草单位: 湖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武汉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5-9-1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要求贯彻执行GB 4200-84而制订。本标准在内容上与GB 4200-84和GB 934-89保持一致。 通过制定本标准,使执行GB 4200-84和GB 934-89的现场操作具体化、科学化、规范化,并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统一,以满足执行GB 4200现场工作和数据交流与分析对比的要求。 依据GB 4200-84和GB 934-89制定本标准时,在严格遵守GB 4200-84和GB 934-89的各项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增加了经过实践证明适合实际工作又不妨碍GB 4200-84和GB 934-89执行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尘防毒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湖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武汉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少杰、王在刚、李毅、朱宝玉、万福饶、王黟山、严广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分级的测定内容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有生产性热源的作业危害程度的分级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4200-84 GB 934-893 测定内容及方法3.1 劳动时间率的测定 3.1.1 原理:随机选择工种(岗位)代表性作业者2名以上(含2名),记录作业者的实际活动内容和动作持续时间,高温作业时间及休息时间,通过计算一个工作日平均休息时间。求出一个工作日劳动时间率。 3.1.2 器材 秒表或具有相同精度、功能的计时器。 3.1.3 劳动时间的测定 3.1.3.1 按下列原则选择测定对象: a.(工种)工龄在1年以上; b.20~45岁之间; c. d. e.3.1.3.2 准备记录表格(见附表A)及记录工具。 3.1.3.3 准备、检查计时器。 3.1.3.4 在生产正常情况下,对每个跟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一个工作日,连续记录2天以上(含2天),每工种(岗位)记录的工作日数不得少于4人·日。具体记录要求如下(记录表见附录A): a. b.1分钟的动作应单独列项记录持续时间、高温作业时间及作业场所; c.(以及高温作业场所)或作业性质,应加列项作记录。 3.1.3.5 对各类动作进行归类,并按要求统计休息时间,必要时统计各类高温作业时间。 3.1.3.6 休息时间按(1)式计算: ……………………………(1) 式中:tr——一个工作日平均休息时间,min/d; ???? tii次休息的持续时间,min; ???? Dd。 ????3.1.3.7 若必要时各类高温作业时间可按(2)式计算: ……………………………(2) 式中:tp——p高温作业一个工作日平均持续时间,min/d; ???? tjp类高温作业第j次作业持续时间,min。 3.1.4 劳动时间率按(3)式计算: Tc=(法定日工作时间-tr / 法定日工作时间)×100% …(3) 式中:Tc——劳动时间率,%。 3.2 室内、外温差的测定 3.2.1 原理:以本地区实际出现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为准(或大于设计温度),运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或数显自动综合温度测试仪同时测定高温作业地点气温和室外气温,查表或读数求得空气相对湿度,计算求出室内、外温度差。 3.2.2 器材 机械(电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和数显自动综合温度测试仪,测量范围0~50℃。 3.2.3 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测定方法 3.2.3.1 室内测定点选择原则 a. b. c.1.5m高,坐位作业1.1m。 3.2.3.2 室外测定点 应选择在比较空旷的场地,无阳光直射并通风的地方。 3.2.3.3 准备记录表格(见附录B)及记录工具。 3.2.3.4 在本地区实际出现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或大于设计温度)时,在生产正常情况下,停止局部降温措施30分钟,按GB 934中7.1规定在每日10~16时之间同时测定室内、外干湿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于附录B。每测定点测定次数不得少于2次。 3.2.4 室内、外温度差和空气相对湿度 3.2.4.1 室内、外温度差按(4)~(7)式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详解2025年“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团日活动.ppt VIP
- 常见社区健康问题(症状)规范化全科诊疗路径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医学美容技术》实习教学大纲.pdf VIP
- 地方标准-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23_T 3763-2024.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技术规范,T_CECS117-2017,.pdf VIP
- 土壤检测报告.docx VIP
- 水池蓄水试验方案.docx VIP
- 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orking or Playing教案 广东版开心.doc VIP
- TCADBM9-2019_玻璃隔热涂料质量评定标准.pdf VIP
- 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ppt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