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奇治疗虚劳证治
神奇治疗虚劳证
绮石,一称汪绮石,约为明末医家,具体姓名及详细生卒年月、籍贯均难以考证,但称之为绮石先生,以善治虚劳病证而著称。其弟子赵宗田于《理虚元鉴·序》中说:“绮石先生医道高玄,虚劳一门,尤为独阐之宗。”绮石对虚劳的研究,十分重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首先对《内经》(难经》等诸经典著作加以研究,同时学习前贤的经验、著作,集其所长,兼以己见,形成了自己对虚劳的系统观点。
对于历代医家的学说,绮石特别对李呆、朱震亨、薛己三家之说侧重研究,他认为三家之说各有特长,但各家之说又有所偏,故不能过于拘泥,应当兼而取之,针对虚劳病的特点灵活运用。他说:“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劳症之宗;立斋究明补火,谓太阳一照,阴火自弭。斯三先生者,皆振古之高人,能回一时之习尚,辟岐黄之心传者,然皆主于一偏,而不获全体之用。是以脾胃之论,出于东垣则无弊,若执东垣以治者,未免以燥剂补土,有拂于清津之肺金。滋阴之说,出于丹溪已有弊,若执丹溪以治者,全以苦寒降火,有碍于中州之土化。至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此实一偏
之见,难为古人讳者,而后人沿习成风,偏重莫挽,凡遇虚火虚热,阴剧阳亢之疾,辄以黄柏补肾、知母清金,未能生肾家真水,而反以熄肾家真火。”“又执立斋补火之说,用左归、右归丸,不离苁蓉、鹿茸、桂、附等类,而不顾其人之有郁火无郁火,有郁热无郁热,更不虑其曾经伤肺不伤肺。夫虚火可补,理则诚然。如补中益气汤,用参、芪、术、草之甘温以除大热,然苟非清阳下陷,犹不敢轻加升、柴、归、姜辛热之品,而反施之郁火郁热之症,奚啻抱薪救火乎!” 这段话的意思,既强调了李呆、朱震亨、薛己各自的学术特点,但又根据虚劳病的病因、病机,加以客观评价。盖李呆补脾胃有利于肺金,然其用燥剂补脾,则又有对具有清肃之性的肺脏不利的一面,因燥烈之品易伤肺阴,且其性多升,不利于肺之肃降;朱震亨滋阴降火的用药方法,由于滋腻太过,苦寒败胃,对于后天脾胃运化亦有其害,亦妨碍人身正气的恢复;至于薛己补肾中水火,然其用药过于温热,对于虚火病证中有热郁火郁证者,亦有其害。所以,绮石总结后说: “执两端以用中,合三部以平调,”在诸家见解的基础上,结合虚劳的病机,恰当进行治疗,方是治法。
绮石的代表著作为《理虚元鉴》,全书分上下两卷,卷上分述虚劳脉因证治及防护,卷下记载虚劳本治方2:首和治虚药讹18辨,是一部治虚劳的专著。
其主要学术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劳致病六因说
在《理虚元鉴》一书中,绮石撰写“虚劳有六因”一文,认为产生虚劳的原因,有六个方面,包括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等。
(1)先天之因:所谓先天之因,绮石认为虚劳病的产生与父母有关,由于父母精血不盛,致使子女出生后,先天精气不足,根底有亏,则体质脆弱。因此在其生长发育时,正气不足,多易生病,往往出现虚劳的先兆,例如幼时多惊风,骨软行迟,稍长则读书不能出声,或写字动辄手振,或喉中多痰,或胸中气滞,或头摇目瞬等,这样的人,至二十岁左右多易患虚劳。因为幼多动风、骨软行迟是肝肾不足,声音不出是肺金亏衰,动辄手振及头摇目瞬亦是肝肾不足,而喉中多痰、胸中气滞又是脾肺失调。由于五脏亏虚,故易患虚劳之证。
(2)后天之因:包括酒色、劳倦、七情、饮食等所伤。色欲则伤肾,本不强固;劳神则伤心,心神被耗;郁怒则伤肝,肝失和调;忧愁则伤肺,肺失清肃;思虑则伤脾,脾失健运。这些后天之因,或先伤气,或先伤精,或先伤神,而“先伤其气者,气伤必及于精;先伤其精者,精伤必及于气”,最后均可导致人身精气神耗伤,日久变成虚劳之证。
(3)痘疹及病后之因:此种原因都是由于病后余邪未尽,或调理失当,正气亏虚所出现的虚劳继发病证。由于痘彦或其他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或有伤阴,或有伤阳,而调理失宜,正气未复。伤阳则脾胃气虚诸症可见,如面白、神萎、不耐劳动、不禁风寒等;伤阴则阴血枯少,肺失滋养,宣降失常,可见声哑哮喘、伤风咳嗽等,久而亦可成劳。至于痘疹一病,即今之天花,虽现在已经消灭,但在当时确有实际意义。
(4)外感之因:系由于感受六淫之邪,伤风久而不已,使肺失宣降,咳久不已,正气消耗,渐成正虚邪实,邪难外祛;若其人素体阴虚火旺,则肾精亏虚,肺失滋养,久而亦可成劳嗽,此即所谓“伤风不醒结成痨”。
(5)境遇之因:主要指生活环境,若人所处生活环境艰难,致使其人情志抑郁,久而难予解脱,以致或伤神耗气,或耗血伤阴,亦可久而成劳。正如绮石在{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所说:“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
(6)医药之因:主要是指医药治疗之误,例如病非外感而过用发散,汗出而伤津耗气;病非停积而妄用攻伐之品,邪气未去而徒伤正气;或非里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水力机械部分山东审定稿)20121116.doc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修订版).docx
- 《通往夏天的隧道 再见的出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x VIP
- 近五年天津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4.docx VIP
- 附件2:汽车专访.pdf VIP
- 二值的黑白图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策略.ppt
- 2024年10月自考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pdf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北京卷).docx VIP
- 社区全职妈妈赋能项目方案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