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 辉煌灿烂文学 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4747
知识巩固 7、一唐朝的“书虫”,每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 知识巩固 8、《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A 9、辉煌灿烂的文学 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 第一层、 走进古代文学,体味诗意文化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先秦时期:中国文学两大源头 材料1: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自造赋二篇…太子喜王褒所为《甘泉》…,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古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 两汉时期:赋 甚矣,诗之盛于唐也! 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 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 其调,则飘逸、雄浑、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 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3 唐时期:诗歌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因为日后的朝代、诗家,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鲁迅致杨霁云信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郑临川《闻一多说唐诗》 两宋时期:词 材料2: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材料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纪君祥 王实甫 元时期:曲(散曲和杂剧) 材料3. 元杂剧的作者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文人、演员等,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会阶层,它的兴盛意味着文学在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都进一步走向民间。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元 杂 剧 抒情为主 叙事为主 戏剧、小说等 叙事文学 诗歌散文 中国文学 的主流 明清时期:小说 世情小说 神魔小说 历史小说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材料4: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 结合以上4段材料,请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流传趋势? 材料4: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二层、 置身流金岁月,探究文学成因 探究1: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因为日后的朝代、诗家,尽管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总体上没有能够超越唐朝的。 唐诗为什么繁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结合以下材料归纳理由。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二首》 1 唐太宗与魏征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所以不及也。” —宋·严诩《沧浪诗话》 3 2 日本·奈良县复原 1300年前的遣唐使船 4 3 唐·阎立本《步撵图》 5 探究2: 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