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同源重组是重组修复的基础fig32.pptVIP

染色体的同源重组是重组修复的基础fig3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染色体的同源重组是重组修复的基础fig32

真核生物DNA修复机制 董霞 蒋舜媛 程在全 真核生物DNA的修复机制 重组修复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跨越修复 切除修复 一. 真核生物DNA损伤的重组修复 同源重组的重要性 染色体重组及重组修复的有关蛋白 酵母影响同源间重组的途径 酵母菌中复制导致的染色体片段化 酵母菌重组修复的机制 脊椎动物细胞的重组修复 同源重组的重要性 Proc. Natl. Acad. Sci. USA, Vol. 98, Issue 15, 8461-8468, July 17, 2001 Colloquium Paper DNA replication meets genetic exchange: Chromosomal damage and its repair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rei Kuzminov* 染色体重组及重组修复的有关蛋白 染色体的同源重组是重组修复的基础。(fig32) 酵母中重组相关蛋白与phage T4、大肠杆菌的比较,通过对重组缺陷突变体的研究,揭示DNA代谢在跨不同领域的明显的相似性,分析了相应重组酶及有关蛋白质的特征(fig33) 如PCNA(fig38)。当单链DNA断裂不能复制时,就引发同源重组。 酵母中影响同源性重组的途径 A. RAD51/54/55/57 作用于同源重组之间,强烈影响同源染色体间的重组. B. rad50, mre11 (rad58), rad59, and xrs2 (rad60),作用于姊妹重组之间, RAD50/58/59/60途径轻微提高同源间重组的水平. 它们都受RAD52的控制 酵母菌中复制导致的 染色体片段化 A:点检测 真核生物复制及修复过程中精确的点检测方式阻止了细胞周期以避免DNA的明显损伤,阻止停滞不前的复制叉的大量出现,从而产生染色体片段化,然后或细胞停止分裂或有助于重组修复的形成。 B: 当出芽酵母细胞用羟基尿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细胞中的DNA会集聚单链断裂.单链断裂转换为双链断裂也使DNA片段化,这一些现象最直接的解释是原来有单链断裂的DNA上复制叉解散(Fig. 2 B--?C), 出现断裂双链。 rad27 pol30 rfc1 cdc9 D:Michael Resnick 和Dmitry Gordenin 报道了一系列DNA聚合酶δ突变体中,如果再加上rad27突变,缺乏3’—5’核酸外切酶活性,这种突变是致死的 。但是, DNA聚合酶δ突变体中,如果具有Rad27和 3’ -?5’ Exo of Pol(聚合酶的3’ -?5’核酸外切酶活性),这样的突变体仍能存活,不过会发生超重组,超重组依赖于RAD50, RAD51, 和 RAD52. 这种情况下冈崎片段有可能不能成熟, 也出现DNA片段化。 酵母菌重组修复的机制 A、暂停复制叉修复的假说(fig) B、链退火修复复制叉 依靠单链退火修复复制叉的两种途径 复制叉到达模板DNA的单链断裂后解体, Rad52促进染色质上带有单链裂缝的分离末端的重新退火。 单链断裂的修复 全长染色质上的单链断裂得到填补,Rad54催化完整染色质在双链末端临近位置的解链。 Rad52催化一条单链与打开的姊妹链的双链之一的末端退火,从而产生复制叉结构。(fig35) C:酵母菌的双链断裂重组 酵母菌的双链断裂重组有两个阶段:1、末端之一侵入到同源染色体,形成类似于复制叉的重组中间体,2、另一末端的聚集阻止了重组中间体形成复制叉. 如果因为同源性有限,第二个末端不能与重组中间体结合,复制叉成熟,继而推进到染色体末端。 D、双链末端修复的发生顺序假说 双链末端被Rad50/Rad58/Rad60加工产生ssDNA突出,与RPA形成复合体; Rad52 催化RPA 与Rad51的转化; Rad51, 在 Rad54, Rad55, 和Rad57的帮助下,催化双链末端侵入完整的姊妹双链。 在这一机制中, Rad51作为蛋白质复合体的组成者和催化剂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fig41)。 脊椎动物细胞的重组修复 重组修复机制与酵母大致相同,只是要复杂些。多数双链断裂被同源重组如实修复,这一重组机制是通过缩短断裂一端的同源 序列长度 实验证实的:得到的修复产物携带着断裂的非同源一端的多种拷贝。在复制区内及前后,有很多微小同源区。显然,断裂的同源末端侵袭完整的姊妹染色单体,启动复制叉,产生的末端在微小同源区与非同源末端相连。 Proc. Natl. Acad. Sci. USA, Vol. 98, Issue 15, 8388-8394, July 17, 2001 Co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