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_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pdf

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_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_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

No.8 Yue Vo!.30 东岳论丛Aug.,2009 2009年8月(第30影第8期) (DongTribune) 巾国的货币本位困境: 历史稂源与演进相理 张 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低值货币本位形成以及长期延续的历史原因,梳理隐藏在这种货币本位格局背后 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机理与变迁逻辑,并尝试性地揭示,作为一种本位演进环节缺失的货币制度,在遭遇已然经历 本位嬗递完整过程的外部货币体系的挑战时,所必然面临的货币困境的性质。本文的考察发现,在中国货币演进 历史上存在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恋铜情结”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各种利益诉求都纠缠于此,从而形成了一个 低水平的货币制度均衡。正是基于这种均衡,曾经负载着无数货币文化荣耀的“交子体系”才显露出其真实的货币 面目。这种被誉为全球最早的纸币体系竟然只是覆盖在铜本位之上的一层绚烂“外衣”!循着此后的货币演进路 径,铜本位与贵金属货币的冲突此起彼伏,到明清以降则愈演愈烈,并形成了“本位困局”。表面看是货币本位之 争,实质上则是既得政治利益与新兴商业利益的殊死竞争,这种竞争随着近代西方高本位货币因素的进入而变得 更加纷乱复杂。中西货币体系的冲突迅速凸显出低本位货币制度的“先天劣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货币本位的 长期低水平徘徊使其丧失嬗递升级的基本功能,从而未能与银行体系建立应有的联系,最终使得中国的货币演进 机制一直缺乏微观金融基础的有效支撑。重要的是,这种货币演进机制的缺陷无疑会对当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产生长远影响。 [关键词]货币制度演进;恋铜情结;中西货币冲突;货币本位困局 [中图分类号]F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8—0005—2l 一、引言:对基本走势的估计 大凡统一货币有两种意图或者效应,即:为商品交换之便利,抑或为政治意志驱使之便利。我们虽然不 能贸然断言,秦始皇统一货币一定只是为了方便其政治意志之贯彻,但从当时货币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形推 测,至少在主观上是这样,而为经济交易提供便利则是其客观绩效。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认为,秦始皇统一货 币制度的“革命性”行动具有显著的“双刃剑”效应。长期以来,学术界的多数文献倾向于支持这样的观点, 亦即秦始皇将货币统一于非经济的层面之上,货币更多的成为财政意志的体现物。另外,由于秦始皇奉重农 抑商为国策,其货币在体现财政意志的同时,又附着于小农经济格局之上。也就是说,货币成为既体现财政 意志或超经济性(“上用”),又体现小农经济要求的特殊材料。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与铜钱,前者与封建上层 消费相契合,后者与小农经济相匹配,从而呈现贵金属货币与铜本位币并行发展的历史现象。这大概属于非 正常的情形。表面看来是金铜并行本位制,实质上,黄金在先秦货币经济贸易中的媒介性质已彻底改换成超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 群建设项目一首都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 [作者简介]张杰(1965一),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5 万方数据 V01.30No.8 Yue 东岳论丛Aug.,2009 2009年8月(!930影第8期) (DongTribune) 经济运行的性质了。到汉武帝以后,贵金属日益超脱于正常的经济生活之外,成为官商之间媒介其奢侈消费 和财政开支的工具,从中已无法感受到丝毫货币本位递进脉搏的跳动。 在古代社会条件下,为封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商业,与一般平民日常交换对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