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乡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登记表 实验区:朝阳区 作者 课题名称 所在单位 郭宝义 《回乡偶书(一)》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一一二中学校(小学部) 附表3: 教师信息与教学设计表 实验区:朝阳区 作者姓名 郭宝义 性 别 男 年龄 33 职 称 初级 职 务 语文教师 工作单位 长春市第一一二中学校(小学部)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辛屯村 电子邮箱 2524806065@ 所用教科书 长春版四年级·下 所教年级 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 四单元乡情·友情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回乡偶书》是四年级第四单元“乡情·友情”单元的第一篇。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诵读,但难点却是体验。课标在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通过调查发现,在诗歌的教学中,多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只处于浅层认识,对诗歌意境美的认识只处于一种蒙眬状态。诗歌的阅读应该是“诗性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这些特质都具有弥散性,非直接演说性。那么,最具有诗性的阅读方式是“体会”。考虑到诗歌的意境美都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所以找出诗歌的典型意象是挖掘诗歌“意境”美的关键。 从诗歌的意象切入,让学生懂得读诗要先从诗歌中寻找诗歌的“象”入手,把握“意”和“象”之间的关系,在琢磨诗歌的意境,以品味出作者对应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会认两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经历“意境”与“意象”相结合并联系诗人生活经历来体会诗歌意境美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 体会“故乡”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意义,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增强学生对自己故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准确找出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在对“意象”的照分析中,体味诗歌“意境”即作者心境。 2.联系作者生活,结合民族文化和习俗,理解诗歌意象所包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方法与资源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诗情导入,理解故乡情结 人生就像是一片落叶,不管这一生你飘到哪里,都会深深的眷恋着足下那片生你养你的土地。这里有你的童年,这里有你的梦想,这里有你的父母,有你的亲人,这片土地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根,这土地,就是我们的——故乡。 中国人自古就有深深的土地情结,无论走到哪里,只有故乡才是他们的家,漂泊的游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自己的家乡。就算是客死他乡,也要魂归故里。 唐朝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游荡五十余载后重回故里,思绪万千,写下了浸满浓浓乡情的千古诗篇。这位诗人就是——贺知章;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回乡偶书(一)》(教师板书课题)。 (二)、作者生平,体味思乡深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诗人贺知章,走近他辗转的一生,体味他八十六岁高龄回到故乡时心中的的万千思绪。 PPT出示:(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当时36岁)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当时63岁),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公元725年,当时66岁)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当时79岁)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 从三十几岁一直到八十六岁,近50年的时间里,诗人一直不得回到自己思慕的故乡。心中的飘摇的落叶,今天终于找到了根。 (三)、交流古诗、理解概念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古诗。 交流的古诗描写了那些意象 给出“意象”的概念: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八、作业(活动)设计 课下搜集三首学过的古诗,看一看古诗中描写了那些意象(人、事、物情绪等),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进一步体会古诗词特有的艺术美。 九、教学设计评价(教师反思或专家点评) 因为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对作者的生平了解也不是很深刻,所以学生在对意象的分析时,想象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