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doc

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

温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 陈福生 2008年3月31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们、同志们: 下面,我从学校概况、教育理念、本科教学、办学特色、评建工作、努力方向六个方面向专家组汇报工作,敬请各位专家审议。 一、学校概况 温州大学经历了“两校合并、七校融合”的变迁沿革,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和25年的本科教育史。 今年是教育部批准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合并设立温州大学2周年。 温州师范学院成立于1956年,办学历史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温州师范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200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1年承办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研讨会。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原温州大学创办于1984年。依靠政府出资、社会集资、华侨捐资兴办。与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建设同步,与温州改革开放事业共进。经历了筹资创建、求存图强、改制扩建的改革发展历程。 温州师范学院强于文、理基础学科,原温州大学以工、经、管为重点发展方向。两校成功合并,实现学科优势互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殷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温州市政府投入“合并”专项资金4亿元。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切实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截至2007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2086亩,校舍面积5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1.3万册。本科专业45个、硕士点20个,在校本科生8328人、研究生287人。专任教师875人,其中正高职称139人、副高职称279人。 目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专科),省级精品课程18门。建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技术研究中心4个。具有19个学科的副教授职称评审权。 近三年,主持包括“863”、“973”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112项;出版专著136部,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39篇,在国内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78篇;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07年达4176万元,其中外来经费2189万元。“十五”以来,获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1项。 二、教育理念 我校历史上的各所学校,始终以振兴温州为已任,在各自的办学实践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温州师范学院传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传统,厉行“严谨治学”,突出“重实践强能力”。原温州大学倡导“精干实用”,坚持温州“缺什么人、培养什么人”,努力办“温州人自己的大学”。 今天,我校作为浙南地区唯一一所大学建制的高校,肩负着为浙江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任,更肩负着为温州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温州“第三次跨越”的特殊使命。 温州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和浙南闽东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温州市场发展迅速,经济活跃繁荣,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建设一所有特色、上水平的地方性大学,是温州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愿望。2003年8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两校合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提升温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特定的办学传统,特殊的历史使命,成为我校在新的形势下思考和形成学校教育理念的基本依据。我校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在广泛征求教职工及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提炼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就是办学与管理始终尊重、关心师生的发展和需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全心全意依靠教师。 “质量立校”就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教书育人,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地方”就是主动将学校发展融入地方,适应并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和贡献率,努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实现校地互动、和谐共进。 “特色取胜”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强化办学特色,努力在某些领域形成优势,并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追求卓越”就是学校要树立远大理想,在同类高校中追求领先,学校的每个人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在本职岗位上追求最佳。 (二)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出发,确立既有前瞻性、又具操作性的战略目标。我们将不懈地为之奋斗。 学校类型:教学型大学。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推动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