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良种选育与栽培管理(SOP制订)
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综合双亲优良性状 二级种子田良种繁殖法是指种子田生产的优质种子用于下一季的种子田种植,种子田生产的大部分种子经去杂去劣,在二级种子田中繁殖一代再经去杂去劣后种植到大田,一般在种子数量还不够时采用二级种子田良种繁殖法,但用此法生产的种子质量相对较差。 (四)良种繁育制度 1.品种审定制度 为了引导药材新品种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药材生产安全,科学界定和积极推广优良新品种,维护育种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健全品种审定制度。单位或个人育成或引进某一新品种后,必须经一定的权威机构组织的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根据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确定该品种能否推广和适宜推广的区域。 2.良种繁育制度 建立良种繁育制度是确保良种繁育顺利开展的前提,要明确良种繁育单位,建立适合该种药材生长的种子圃。根据新品种的繁殖系数和需求量,合理制订生产计划和方案。设立原原种种子田和原种种子田,一般由新品种选育单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来实施。种子田一般由生产单位负责建立,但要与大田生产分开,并由具有中药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同时要建立种子生产技术档案,加强田问管理,加强选择工作,以确保种子质量。 3.种子检验和检疫制度 药材新品种种子生产出来后,应加强种子质量检验,从而保证种子质量。对于从外地引进、调进的种子或调出的种子必须迸行植物检疫,以防止因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造成的植物病虫害的传播。 (五)良种扩繁技术 1.育苗移栽法 选择排灌方便、不会积水、有机质含量高且疏松的壤土作为育苗地,尽量稀播,播种后要精心管理,为良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小粒种子,一般不宜直播,力争一粒一苗。 2.稀播稀植法 稀播稀植不仅可以扩大植物营养面积,使植株生长健壮,而且可以提高繁殖系数,获得高质量种子。 3.利用植物繁殖特性 对既可有性生殖又可无性繁殖的药用植物,可充分利用它的所有繁殖潜力。除了扦插和分蘖移栽外,有的药用植物还可利用育芽扦插,同时把珠芽、气生鳞茎等充分利用起来。 4.加代法 对于生长期较短、日照要求又不太严格的药用植物,可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及气候多样等有利条件,进行异地或异季加代,一年可繁育多代,从而达到加速繁殖种子的目的。 5.组织培养法 运用组织培养的技术进行无性快繁是一条提高繁殖系数的有效途径。一小段植株的茎、叶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育成无数优质小苗。 结合我局的职能分工, 白术组织培养技术体系 雷公藤繁育技术 发达 91 24 发达 92 12 50/100 IBA/NAA 发达 90 12 100 发达 92 24 50 NAA 发达 91 12 100 发达 93 24 50 IBA 根系情况 成活率 (%) 处理时间 (h) 浓度 (ppm)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调节剂浸泡处理扦插结果 四、良种推广 (一)区域性试验 1.区域性试验的主要任务 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性状进行系统的鉴定,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区域划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在各农业区域相对不同的自然、栽培条件下进行栽培技术试验,了解新品种的适宜栽培技术,使良种有与之相适应的良法。 2.区域性试验的方法 区域性试验应根据该种药材的分布、自然区划和品种特点分区进行,以便更好地实现品种布局的区域化。要按照自然条件和当地的栽培制度,划分几个农业区,然后在各区域内设置若干个试验点开展试验研究。每个试验点按一般的品种比较试验设置小区试验和重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以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二)生产示范试验 生产示范试验是在较大面积的条件下,对新品种进行试验鉴定,试验地面积应相对较大,试验条件与大田生产条件基本一致,土壤地力均匀。设置品种对照试验,并要有适当的重复。生产示范试验可以起到试验、示范和种子繁殖的作用。 (三)栽培试验 栽培试验一般是在生产示范试验的同时,或在新品种决定推广应用以后,就几项关键的技术措施进行试验。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适合新品种特点的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广。 (四)良种推广 经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划定推广应用区域,编写品种标准,品种标准包括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性状、品种性状、适宜推广应用区域、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制种技术等。新品种只能在适宜推广应用区域内推广,不得越区推广。 五、良种复壮 (一)品种混杂退化原因 优良品种在生产过程中,若不严格按照良种繁育制度进行繁育和生产,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往往会发生混入同种植物的其它品种种子,使其逐渐丧失原有的优良品种特性,这就是品种混杂退化现象。 品种混杂退化后,不仅丧失了优良品种的特性特征,同时往往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品种混杂退化的根本原因便是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神来之笔(幻想与偶然)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pptx VIP
- 2025华医网继续教育血液净化治疗与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docx VIP
-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人人都是艺术家——人工智能的简单应用》说课课件.pptx
- 三菱PLC编程手册.doc
- 江苏省建湖县建阳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HP维修手册760-785 E77650E77660维修手册-英文版.pdf
- 12J8 楼梯标准图集.pdf
- 影响小米之家消费者体验及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管理学论文.docx
- 第2课 神来之笔(幻想与偶然)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pptx VIP
-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