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新的一节课又开始了让我们在学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吧!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掌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艺术特点及其作品。 2.掌握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3.了解佛教盛行的原因及影响和《神灭论》的作者及地位。 4.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代表作品及特点。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小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书法 书法的发展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纂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 王羲之和题扇桥 浙江绍兴市有一座桥,名为题扇桥,相传当年王羲之就住在这座桥附近,每天都路过这里,有一位老婆婆每天在这里买扇子,可是一天到晚卖不出几把,王羲之知道后心生怜悯,便叫老婆婆把所有纸扇拿来,为扇子题词,人们得知后,争先恐后的买扇子,很快便将老婆婆手中的扇子抢购一空。 王羲之 〔321—379〕,字逸少,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为“王右军”,他的书法造诣很深。 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 小思考大道理 从王羲之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要学习王羲之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 动脑筋 有关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还能讲出一两个来?你还知道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吗? 后人称《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字体有力而美,刚劲健骨,举世无双。 顾恺之 〔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 人,博学且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恒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他的绘画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他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曾被人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佛教盛行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盛行了起来。 佛教盛行的影响 各地大量修建寺庙,佛寺广占良田,佛教盛行,没有解脱人民的苦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神灭论》 地位:范缜撰写的《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观点: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内容:这部书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的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措施: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凿雕像,无数优秀工匠的创作,留下了精湛的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里面的佛像栩栩如生,精美生动,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下列艺术品中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龙门石窟佛像 答案是: 看这幅图 这幅图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 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墨的使用最早在商代后期,到了西汉,出现了用手指捏制成的圆形墨纹,松烟是制墨的主要原料,人们改进制墨工艺,在松烟中掺和胶料,制出的墨黝黑精致。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战国时期的,用细竹棍做笔杆,笔毛是上好的兔毛。秦代采用鹿毛和羊毛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作毛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 汉代已普遍使用砚台,制砚的材料有陶、石、漆、铜等。魏晋南北朝出现瓷砚,多为圆形,北魏出现了石雕的方形砚。 * 统治者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 各地大量修建寺庙劳民伤财 弊 利于促进文化繁荣 利与安定民心,加强民族融合 利 统治者要利用佛教巩固统治 战乱中的人们需要精神安慰 原因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