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湖水质富营养化调研
Presentation 太湖水质富营养化调研报告 相关检测方法 内容导览 太湖简介 富营养化成因 相关防治情况 1 2 3 4 1.1 太湖水域范围 第一节 太湖简介 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总面积2338km 2 , 也是个浅水湖泊, 平均水深不到2m,太湖又是我国最大的存在严重蓝藻水华的湖泊, 是国务院指定重点治理的富营养化水域之一。 图1 太湖湖区分布 1.2 太湖各湖区富营养化水平 1.3 富营养化水质参数指标 参数指标主要包括总磷、总氮、COD、BOD等,下表是97-06年太湖富营养化水质参数指标 1.3 富营养化水质参数指标 太 湖近年来有机污染指标浓度有升高之势,NH3-N和COD等指标与1998年相比升幅在20%以上。营养指标中,TP浓度在2000年后有所下降。至2002年出现最低值,2002年后又逐年上升。CODMn、NH3-N、TN和TP指标在1997—2006年间均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叶绿素a近年有加速增长的趋势,DO和BOD指标基本持平。详见图4。 第二节 水质富营养化原因 太湖的地理位置是富营养化天然成因 太湖浅水湖泊的特征是又一成因 太湖流域人为污染是最大成因 1 2 3 Reality Creativity 2.1太湖的地理位置是富营养化天然成因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南翼坦荡的太湖平原上, 发育在长江洪泛平原之上, 其形成演化与河网水系的变迁密切相关。由于长江的冲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沉积于此, 水质与土壤自古以来就十分肥沃, 自然地理条件是太湖发生富营养化现象的天然成因。 . 2.2 太湖浅水湖泊的特征是又一成因 太湖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带 来大量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 入太湖。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 究所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共同调查,2007年 太湖梅梁湾水域湖水中总氮从80年代初1mg/L -2mg/L增加到5mg/L-6 mg/L,总磷从0.103 mg/L-0.105 mg /L增加到现在的0.11 mg/L- 0.12mg/L。 2.3太湖流域人为污染是最大成因 第三节 相关检测方法 太湖生态因子的长期监测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TLLER) 是中国生态监测网络之一, 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从1991年起TLLER逐月或逐季度对太湖的营养盐、藻类、浮游动物等生态因子进行观测。监测点位图见图1。其中, 1997 年监测1-8 号点(逐月监测), 1998-2004年监测1-13 号点(其中1-9 号点逐月监测, 10-13 号点逐季度监测), 2005-2006 年监测1-32 号点(l-8 、10、1 3-14、16-17、32 点为逐月监测, 其余点位为逐季度监测)。另外, 1997-2004 年还在TLLER 附近设有一个监测点。监测的指标在逐年增多, 包括悬浮物浓度(SS)、透明度(S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 hl. a) 等富营养化基本参数, 以及水生生物、常见离子、气象条件等。 图1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在太湖设的检测位点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在比较太湖富营养化的长期变化趋势时,为提高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高样点的代表性,剔除靠近岸边的一些河口监测数在太湖设的监测点位据,分别选取2、3、4、5号点代表梅梁湾的情况, 选取7、8 代表湖心区的情况, 选取6一8 月的监测结果代表夏季的情况。 对梅梁湾和湖心区夏季水体TN、TP、SD及SS的长期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太湖近年来的富营养化空间分布状况时,选取2005-2006年2、5、8、11四个月的32个样点监测数据,取chi.a、SD及TP数据, 按照蔡庆华等人提出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模型计算各点的营养状态指数,并将每年4个月的TsI进行平均,获得年TsI值及其误差。对2005年及2006年各点的营养状态指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论 1.太湖梅梁湾及湖心区夏季水体TN、TP、SD 及SS 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历史监测资料对比,夏季水体TN含量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比较同期夏季的水体SD也反映出明显下降趋势,两个湖区的水质在1997年高峰之后,呈现了水质指标好转的趋势, N、P浓度明显下降,悬浮物浓度下降, 透明度有所提高,然而从2001年开始,水质又开始呈明显恶化趋势。水体N、P浓度逐年上升,悬浮物浓度也快速上升, 水体平均透明度持续下降。 2.太湖的时空变化特点:从野外调查的观测看, 2005和2006年,太湖夏季暴发蓝藻水华的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很多地区主要以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