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走向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人民版)复习课件:必修2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整合4.ppt

【2015春走向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人民版)复习课件:必修2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整合4.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春走向高考】高三历史一轮(人民版)复习课件:必修2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整合4

近现代中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有效训练] (2014·河南商丘高三期末)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答案]C [解析]“革命巨子”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们,他们的服饰“喜用外货”“互相效法”,即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C项正确;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错误;B项仅提到西装革履的流行,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故B项错误。 原因、条件类设问的答题技法 解答思路:主要根据限定词分析历史事物的(××)条件、(××)原因、(××)根源、(××)因素等。 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是从对历史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角度来划分。 2.根本原因等同于历史(社会)根源,一般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也要注意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3.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与根本原因比,远因是根本原因,近因是主要原因。 4.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5.主观原因: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方针+具体历史经验+…… 6.客观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思想因素…… (2014·天津,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扬气:创始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 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简朴观念发生变化。 (2)洋气:西方生活时尚。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3)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并融入世界。 (4)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必修二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走向高考 · 高考总复习 · 人民版 · 历史 成才之路 ·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版 · 高考总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专题整合 专题四 1.1.1 集合的概念 时 空 定 位 整 合 归 纳 技 能 突 破 方法警示探究 跟 踪 体 验 时空定位 整 合 归 纳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应发生了变化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鸦片战争以后 变化特征 历史背景 时间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衣食住行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