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测量回路 依靠测量仪表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监视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 第7章 测量回路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测量 测量仪表的选择 发电厂测量仪表的配置 小电流接地系统绝缘监察装置 * 常用测量仪表有: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同步表、有功功率表、无功功率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等 虽然目前计算机二次回路的测量大部分由计算机监测系统完成,但少数重要回路仍有测量仪表测量运行参数。 ? 本章内容 7-1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一、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 功率表 电流线圈 电压线圈 注意点 电流线圈有“?”标志的端子接于电源侧,另一端子接负载侧 电压线圈有“?”标志的端子与电流线圈有“?”标志的端子接于电源的同一极上,另一端子接到负载的另一端 7-1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一、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 功率表的接法 直接接入 经互感器接入 单相式 7-1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一、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 三相两元件式功率表的接法 测三相有功功率 电路一:1D1-W型 7-1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一、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 三相两元件式功率表的接法 电路二、三 规律:电流线圈不论是接在哪一相上,当电流从“?”端流入时,同一元件的电压线圈带“?”的一端也应接在该相上,而另一端接在没有接入功率表电流线圈的那一相上。 7-1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 二、三相电路无功功率的测量 在三相电路中,通常选用铁磁电动式三相两元件式无功功率表测量三相无功功率 例如: 1D1-Var型表内部电路采用人工中性点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三相电压对称的三相三线制电路。 16D3-Var型表内部电路采用跨相90°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三相电压对称的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电路。 7-2 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的测量 分别用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测量 电能表 是将功率与一小段时间乘积累计起来的仪表。 一、三相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 (1)三相四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 方法一:三相三元件式有功电能表测量 特点:不论电压是否对称,负载是否平衡,都能直接反映三相四线制电路所消耗的有功电能。 (1)三相四线制电路有功电能的测量 方法二:三相两元件式有功电能表测量 特点:(1)不接V相电压,V相电流线圈分别绕在U、W相电流线圈的电磁铁上,但方向相反。 (2)只要三相电压对称,不论负载是否平衡,均能正确测量三相四线制电路总的有功电能。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关少年儿童的特点及其教育.ppt
- 有关韶关学院行为观察实验室设备项目.doc
- 第二篇:世说新语两则.ppt
- 第7课多元函数微分学.ppt
- 如何落实珠江东、西路及花城大道CBD隧道政道路品质提升工程勘察.doc
- 第二篇:文化生活教材介绍.ppt
- 中山市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一期)及发展趋势.doc
-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五批打包物资延期采购招及发展趋势.doc
- 2012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doc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本科培养方案及相关详解.doc
- 2024至2030年中国可倾式油桶装运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厢式汽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酚Α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陕西省定边县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pdf
- 2024至2030年中国合成球道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2023-2024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含答案) .pdf
- 【基于数据的海天味业偿债能力现状分析3200字】.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合成纤维紧固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变比测试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双色印铁机电控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