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泸州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泸州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
A.NaCl B.KOH C.MgO D.Cu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属于溶解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D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
10.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C )
A.干冰CO2 B.熟石灰Ca(OH)2 C.小苏打Na2CO3 D.氦气He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C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减少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
D.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B.CO2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3.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B )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B.除去MnO2粉末中混有的KCl,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14.某有机物R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
R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51 96 0 0 反应后质量(g) x 0 88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x的值为5
B.R物质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C.R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五、(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40.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
(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C6H12O6+6O2)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反应的条件不同 。
4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之后,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CO2 。
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 d→b→c
除CO外,还有氢气等物质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②用E和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42.根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H+、Na+、Cl- (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要放出热量
(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降低温度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30 g a物质。
(4)右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