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汽车低速行提示音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在纯电动模式下
以低速行驶时,平均车外噪声与传统内燃机车辆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使得道路的
其它使用者,包括行人、自行车等,特别是盲人和有视觉障碍的人不容易察觉到
车辆的接近,容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针对电动汽车的低速行驶安全性问题,美
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委员会(NHTSA)、日本国土交通省(MLIT)、联合国欧洲经
济委员会(UNECE)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等近年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和
讨论,一致确定在具有纯电动行驶模式的电动汽车上,需配备能够在低速行驶时
发出警示提示音的装置,以减小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国内各汽车制造商
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以及产出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因为过于安静造成的意外事
故,有必要制定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状
态下的可察觉性,增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有效保护包括行人在内的其他道路
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在上述背景下,国家标准委于2013 年下达本标准制定计划,标准计划名称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项目编T-339。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 年 3 月,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秘书处召集成立了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要求标准研
究制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整车企业、低速行驶
提示音系统设备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二十余家单位,工作组自成立之日起系统
地开展了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工作。
(1)2014 年4 月3 日召开了工作组启动会,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
专家从本标准所涉及的整车及部件两个技术层面的角度介绍了低速行驶提示音
系统的内涵,并从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人碰撞安全事故统计数据的角度解释了制定
本标准的出发点,同时分享了国际上相关标准的动态。工作组随后就标准名称、
标准适用范围、术语、车速范围、各车速所对应的总声压级及三分之一倍频程上
的声压级、频率范围、频移特性及测试方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上确定
了今后工作开展的基本形式和原则,并在部分技术内容上形成了基本一致的观
点,同时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组的主要工作方向,基于相关结论,形成第一轮标
准草案。
(2)2014 年 11 月,工作组在海口进行了某款纯电动汽车实车试验,按照
草案的测试方法,对背景噪声、3 种不同车速下的提示音声级进行测试和记录,
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草案的可行性,并优化了草案的文本。
(3)2014 年5 月-2015 年3 月期间,工作组分别与德国宝马和VDA、日本
JARI 等机构就低速行驶提示音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交流,同时
标准起草单位通过试验与数据分析,对标准内容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新的标准草
案。
(4)2015 年5 月6 日,标准起草组召开了第二次工作组会议,中国汽车技
术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了国际上ECE和GTR在低速提示音标准制定方面的进展和
国内外在标准内容方面存在的差异。随后工作组逐条审议了标准草案,并就适用
车型范围、声压级、频率范围、提示音车速范围、暂停开关、背景噪声与声压级
限值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第二轮标准草案。
(5)2015 年 10 月,起草组在天津进行了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实车提示音
试验,包括环境噪声测试、5km/h-20km/h 噪声测试和倒车噪声测试,对标准试
验方法进行了验证性试验。
(6)2015 年 11 月6 日,标准起草组在南京召开了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的
交流会。来自欧洲与日本、参与了ECE QRTV 法规起草工作的专家,介绍了欧洲
ECE QRTV 法规的情况,并从整车厂的角度表达了对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要求标
准的意见,总结了国外所有相关标准的关键指标,对第二轮工作组草案的技术内
容进行了反馈,并与标准起草组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7)2016 年6 月份,标准起草组结合工作组成员实际测试后的反馈意见,
对同等条件下国内外典型环境背景噪声差异性进行分析,对第二轮工作组草案进
行了完善,调整了声级限值,并完善了测试设备与测试方法方面的要求,整理形
成第三次会议讨论的标准草案。
(8)2016 年 7 月 14 日,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5660-2020 钻井液用包被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类.pdf VIP
- 2021-202x年基金管理人员工跟投基金投资协议-经典(律师审定版).docx
- 2010-2015年 中国电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报告.doc
- 78度智慧参考资料.pdf
- 基层儿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学习班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DELTA台达伺服驱动器 ASDA-A2使用手册-操作说明书.pdf
- 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第五版)周瑞琪教材辅导习题解答.pdf
- 基于高斯滤波和近似积分的电动车窗防夹算法.pdf
- Application for Export Transaction 离岸客户填写指南.doc VIP
- 2023年膨化食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