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中国古代的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PDFVIP

关於中国古代的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於中国古代的气病及其历史的研究

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及其歷史的 研究 廖育群* 據說「腳氣病」曾廣泛流行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米食諸國;每年死亡人數, 1 動以數萬計 。其原因在於精制的大米缺乏維生素B 1 ,由此導致下肢麻木疼痛、水 腫,嚴重時侵犯心臟、突然死亡。──然而每當我在醫史著作中讀到諸如此類的 敘說,就不能不引起對一段往日生活的回憶,並由此引出種種的困惑。 一、親身經歷所引出的困惑 1969年,成千上萬的北京「知識青年」來到了雲南省西雙版納的密林中。按 照醫學書中所述腳氣發病的原因與條件,他們的生活環境完全具備了該病流行的 條件: 1. 主食完全是大米 。只有在過年時,才會從很遠的地方來一點面粉(每人 1斤) 。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1 朱洗 ,《維他命與人類之健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0 年 ),第2 版,第 83 頁。 2 「疾病的歷史」研討會 按:根據近代營養學知識,完全脫殼大米的維生素B1含量較低,此乃 腳氣病流行於東方米食之國的重要原因。 2. 由於副食極度匱乏以及勞動強度大,每人每月平均食米30~40公斤。 按:當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增大時,肌體對於維生素B 1的需求也隨之增 加。這是造成腳氣發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3. 雖然沒有檢測過當地大米的維生素B1含量,但相信機械脫糠的純淨度 絕不會遜色於古代的手工操作。 按:營養學家早已指出「由於機器的精碾,致大米中含維生素的胚芽及 外部的糠皮均被碾去」; 1890年荷蘭政府派到南洋群島的醫學研究員 2 Eijkman觀察到以碾白米喂雞會產生「腳氣病」,並經實驗証實 。 3 4. 副食極度匱乏 。雨季通常是米飯和咸菜,甚至鹽水;旱季也經常只能 吃到水煮的南瓜、洋白菜、酸菜。肉食大約兩月一次。 按:並非以米為主食就一定會患腳氣病。因為維生素B1廣泛存在於各 類食物當中,做只要副食豐富即可從其它途徑獲得補充。 5. 高勞動強度。由於完全是依靠肩桃手挖修建水庫,且受工程時限的制 約,故勞動時間一般在12小時。且亞熱帶的氣候高溫多雨,其甚達到連 床都會長出枝葉的程度。 按:在這種環境下從事強體力勞動,肌體新陳代謝的加快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在這種飲食構成、季節氣候、勞動強度、年齡特徵等各方面條件都能滿 足腳氣發病要因──「維生素B1攝入不足、需要增加」的情況下,成千上萬來自 4 北方的知識青年苦干數年,同時建成水庫五座,卻始終沒有出現一例腳年患者 。 倒是營養不良性水腫極為普遍,並因此造成眾多的下肢潰爛,長期不愈。 2 L.J.Harris 著,張鴻鈞、孫岩森譯 ,《維生素的理論與實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年 ),第32 、6 頁。 3 其原因在於 :(1)水利施工單位,沒有自給自足的生產基地 ;(2 )雖有少量菜地,但半 年多雨,蔬菜生長因難 ;(3 )雨季道路毀壞,交通阻斷 ;(4 )伙食標準的制約,除購買 大米外,所剩無幾 ;(5 )時值越戰期間,周圍農村的農副產品首先要滿足援外的需要。 4 需要說明的是,此間我作為水利四團團部衛生所的醫務人員,負責各營連每月的疾病統 計,而且經常為周圍的民眾看病,但從未見到或聽說過此病。 廖育群:關於中國古代的腳氣病與其歷史的研究 3 所謂「親身的感受」還不僅於此。如果你在中國民眾作一個小小的調查,問 問他們是否知道腳氣病,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回答:「知道」。但他們 的理解又幾乎毫無例外地是就「腳癬」(俗稱「香港腳」)而言。這種情況並非 僅僅存在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