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端康成的父系家族意识与儒家伦理观念-比较文学研究所
川端康成的父系家族意识与儒家伦理观念
周阅
祖父精通易学,擅长占卜之术。由于患有眼疾,晚年近乎失明。他听
说姐姐危笃,便静静地数着筮竹占卜孙女的命运。我一边帮着视力衰弱的
老人排列算木,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渐渐暗淡无光的苍老容颜。1
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自传体小说《参加葬礼的名人》中的一段内容。文
中提到的占卜用具“筮竹”和“算木”,是类似于中国古人用于占卜的茎上有棱、
羽状叶片的蓍草,如今的卜算者由于蓍草难觅也常用木棍取代。冯友兰在《中国
哲学简史》中对此有介绍:“巫史用蓍草的茎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一定的数
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断定吉凶。这种方法叫‘筮’。《易经》的卦辞、
2
爻辞本来就是为筮用的。”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周易》的发源地中国,能够
以《易》而筮的人也并不多见,但川端却可以帮助祖父运用易学进行占卜。从这
个细节可以看出,在祖父的影响下,少年的川端就已经对《周易》有了相当的了
解。
川端的祖父曾习中医,早年学过汉学和易学,尤对《周易》情有独钟,痴迷
一生。他自号“万邦”,出典即是《周易》,由此也可看出他对《周易》有精细的
研读。祖父还将他对卜筮之书《周易》的酷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写成了一部关于
房屋风水的著作《构宅安危论》。另外,川端英年早逝的父亲,“曾随大阪易堂的
3
儒学学者学习作文章和书画,所以家中有许多汉书。” 这种成长环境,使川端比
一般人更多地接触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更浓郁地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应当
说,父亲和祖父是川端人生历程中儒家思想因子的最早输入者。
4
川端自幼接触的《周易》,乃是中国儒家“六经之首” 。《汉书·艺文志》
5
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也说“儒者以六艺为法”,
6 今佚
而《易》、《书》、《诗》、《礼》、《乐》( )、《春秋》六经之中,“《易》为之原”。
7 8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 他十分认同《周易》
1 川端康成「葬式の名人」、「川端康成全集」第二巻、新潮社平成11年(1999)10
月、P77。原文为:“祖父は易學に通じ占斷の術に長じてゐた。目を患つて晚年は盲目
に近かつた。姉危篤と聞き静かに筮竹を数へて孫の命を占つた。”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157页。
3 川端康成《作家谈》,见《川端康成散文·下》,叶渭渠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4月版,第530页。
4 在先秦文献中,《周易》常被简称为《易》,未曾名为《易经》,至汉武帝置“五经博士”,
“经”的名称才广泛通用。西汉末年,刘向父子通过目录学的“类”、“序”等正式确立了《易》
的正统地位 ,《易》遂冠于六经之首。
5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见《标点本二十四史》卷一《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10月版,第117页。
6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标点本二十四史》
卷一《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78页。
7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见《标点本二十四史》卷一《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
9
的基本思想,曾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对《周易》的喜好
已是尽人皆知,《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
10
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胡适甚至说:“孔子
11
学说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