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南科大职安系刘玉文教授
噪音危害
嘉南科大職安系 劉玉文教授
1
大綱
• 何謂聲音
– 聲音的來源與分類
– 聲音的特性
– 耳朵的構造與功能
• 認識噪音
– 噪音的種類
– 噪音的來源
– 噪音的危害
• 噪音的量測
• 噪音危害防護
2
When people noticed NOISE?
• Ramazzini (1700) described how workers who
hammered copper:
– “have their ears so injured by the perpetual
din…that workers of this class become hard of
hearing, and if they grow old at this work,
completely deaf.”
3
When Noise became an issue?
• Industrial Revolution:
– Starter: steam boiler
– Promoter: mechanization
4
How serious of the problem caused
by noise exposures? (NIOSH, 1998)
• 16.9% US workers conduct their jobs in
noisy environment (i.e., 85 dBA).
• 1.7 million US workers between 50 and
59 years old have compensable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 Assuming that only 10% file for
compensation (each claims for $3,000)
= potential cost to the industry $500
million.
5
作業環境中之四大危害因素
1.化學性因素
氣體.蒸氣.粉塵.燻煙.霧滴
2.物理性因素
噪音.高溫.照明
3.生物性因素
細菌.黴菌.病毒
4.人體工學因素
睕道症候群.下背痛 6
聲音的來源與分類
• 聲音是指任何一種壓力的變化(來自物體或分子的振
動) ,經由水、空氣或其他介質的傳播 ,能被人耳所
偵測到的機械能。
• 聲音可依其波長不同而形成聲譜 ,分成三大部份:1.
可聽見音,是指人耳可聽見的聲音頻率範圍,約在
20至20000Hz之間;2.超低頻音,是頻率在20Hz以
下之聲波;3.超高頻音,指在20000Hz以上之聲波。
7
聲音傳遞方式
音源
空氣分子來回擺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