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事件) 参战的两大集团: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 三大战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西线战场 马恩河战役1914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1916年 大战的结束 各国面临的危机 俄国爆发革命和退出内战1917 美国参战1917 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1、二月革命后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 3、苏维埃政府的建立(第一)——人民委员会 4、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A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 C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巴黎和会 1919年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对奥、对匈、对土等国和约 确立欧洲、西亚、非洲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四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九国公约》 确立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 继续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实质) 巴黎和会的操纵者: 法国 克里孟梭 英国 劳合.乔治 美国 威尔逊 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首发地:美国 特点 1、波及范围特别广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罗斯福新政 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 目的:摆脱危机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危机根源没有消除 意大利: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1922年建立政权 德国:希特勒 纳粹党 1933年建立法西斯统治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德国法西斯专政 国会纵火案1933年 解散工会、其他政党 镇压革命者、反法西斯战士 迫害犹太人 加强思想控制 扩军备战 1935年撕毁和约 日本: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主力 1936年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年德意日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为轴心国集团 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35) 季米特洛夫 2、埃塞俄比亚反意斗争 1935 3、西班牙内战 1936 英法的纵容和不干涉政策 一、慕尼黑会议和二战全面爆发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吞并苏台德地区) 2、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二、德国占领西欧和侵略苏联 1、敦刻尔克撤退 1940 2、法国溃败 1940 戴高乐组织“自由法国” 3、不列颠之战 1940 (英国首相:丘吉尔) 4、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 欧洲战场 2、中途岛战役 太平洋战场 3、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 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苏、美、英 1945年七、八月 波茨坦会议 (德国) 三国战后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同意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苏、美、英 1945年初 雅尔塔会议 (苏联) 确定对德作战方针,准备开辟第二战场 苏、美、英 1943年 德黑兰会议 (伊朗) 《开罗宣言》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中 、英、美 1943年冬 开罗会议 (埃及) 决议 参加国 召开时间 会议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开辟第二战场 解放巴黎:1944年8月25日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进而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