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想起192年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和先生当年兴学报国的.docVIP

总会想起192年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和先生当年兴学报国的.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会想起192年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和先生当年兴学报国的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每次从济民广场经过,看到张寿镛先生清瘦的面庞上从容、坚毅和智慧的神采,总会想起1925年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和先生当年兴学报国的满腔赤诚;或者漫步光华园,看到郁郁葱葱的“V”形铁树,总会感叹1939年谢霖先生亲手种下这棵象征抗战必胜的希望之树时的艰难与坚定;回溯校史关键节点,1952年,彭迪先先生受命组建四川财经学院,百川汇海、精英荟萃、蔚为大观;1985年,学校更名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划归教育部直属;2012年,提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90年来,伴随着民族的觉醒、自强与崛起,从黄浦江畔到浣花溪边,从奠基光华到创业柳林,从百废待兴到生机勃勃,其间历经多少艰难险阻,有过多少分合起伏,经过多少绝处逢生,却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对于一个有数千年文字可考的文明古国而言,也许90年只是其漫长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却浓缩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变迁,而这个世纪正是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世纪。在实现民族复兴这场永不停息的接力奔跑中,西财书写了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永不褪色的传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2012年4月受命担任西财校长,我先后登门拜访过许多老领导、老教授,也细细搜读过许多西财学者的动人故事。《资本论》的翻译者陈豹隐先生,中国会计师制度创始人谢霖先生,中国第一部货币信用教材《货币信用论大纲》的撰写者彭迪先先生,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开拓者汤象龙先生,“国家分配论”的创立者许廷星先生,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研究的先驱者刘诗白先生,人口经济学的先行者吴忠观先生,建立货币银行学理论新体系的曾康霖先生,还有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无论是在民不聊生的烽火岁月还是在黑白颠倒的动乱年代,无论个人穷与达、宠与辱,他们始终胸怀国家民族,始终坦荡从容,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字字珠玑的学术成果,更有坚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不避逆境高扬生命的精神和熠熠生辉的高尚人格。他们中的许多人,颠沛流离却矢志不渝,学贯中西却谦逊包容,历经劫难却淡定超然,他们的名字连同其著述成为西财学术史上的座座高峰。几年来,我曾多次表示,大学当以大师铸魂、以经典传世。没有一批传世经典,没有众多学术大师,任何大学都只能是空洞抽象的符号。90年来,西财还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他们淡泊名利,诲人不倦,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学校那份朴素真挚的热爱,那种追求卓越忘我工作的内在品质,以及那种清醒的使命意识与奉献精神。我想,好大学是因为有好教授,好教授只会受聘于好大学,好大学和好教授方能吸引好学生,这是办好大学的基本逻辑,我们要基于这一基本逻辑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安排。这些理念既体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已经被熔炼进了学校章程。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在每年开学毕业等重要典礼,或校园偶遇,或交流座谈,同学们亲切地与我打招呼,分享感悟或建言献策,常常让我非常感动。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是新思想的摇篮,是探索者的乐园;青年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是无数有志青年的加入才让西财气韵生动,生生不息,永远年轻。“格致诚正”乃光华大学校训,这四个字浓缩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和传统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格致诚正”是要通过大学教育让学生获得个人良好修为,从而自然延伸到“修齐治平”。当年,张寿镛先生在办学实践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精神建设,他曾自豪地说:“光华之精神,首重心理建设。毕业学生大都于人格上尚未能完全无缺,老夫是要居些功的。至于学业上全在教师,亦在学生自己,而光华能师生合作,故精神上极表圆满。”90年来,西财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在这里求知、明理、修德,在这里积蓄、延伸;激励着他们顽强拼搏,砥砺奋进,聚沙成塔,创造了西财的高度;鼓舞着他们无论远处江湖还是高居庙堂,始终心系天下苍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永不停息的努力。图书馆旁的《大爱碑记》镌刻着西财人在山崩地裂时的主动担当;驰骋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校友演绎着西财学子勇立时代潮头当仁不让的济民情怀。他们,让西财的天空群星璀璨! 回望西财90年来兴学报国的历程,不得不让人悄然动容寂然凝虑……古今中外,不少大学校址多次迁移,多数大楼坍塌更替,甚至一度中断办学,但依然延续不息,红红火火,原因何在?1933年,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就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在题为《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的精彩演讲中说:“追求德国大学本质的意志就是追求科学的意志,就是追求德国民族历史精神使命的意志,因为这个民族正是通过自己的国家认识自己。”海德格尔没有强调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机构的功能性价值,而是把德国大学的本质与科学精神和德国民族历史精神使命联系在一起,其思考发人深省。因而,大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体现为对民族精神文化血脉的延续,对国家民族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