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3双水相萃取new2006
概述 双水相萃取(Two-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Partion of two aqueous phase system)是近年来出现的引人注目、极有前途的新型分离技术。 其特点是能够保留产物的活性,操作可连续化,能耗低,处理容量大。 双水相萃取现象最早是1896年由Beijerinck在琼脂与可溶性淀粉或明胶混合时发现的,被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1989年Diamond等推导出生物分子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模型,但尚有局限。 双水相体系的形成 典型的例子如在水溶液中的聚乙二醇(PEG)和葡聚糖(DEX),各溶质均为低浓度时,可得到单相匀质液体;当溶质浓度增加时,溶液变得浑浊,静止形成双液层:上层富集PEG,下层富集葡聚糖。 葡聚糖本质上是一种几乎不能形成偶极现象的球形分子,而PEG是一种具有共享电子对的高密度直链聚合物。各个聚合物分子都倾向于在其周围有相同形状、大小和极性的分子,同时,由于不同类型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同它们的亲水性有关的相互吸引力,因此聚合物发生分离,形成二个不同的相,这就是所谓的“聚合物不相溶性”。 双水相系统的重要特征 两相的黏度:萃取相在2~10mPa.s范围内,而发酵液匀浆相在100~10000mPa.s范围内。 双水相系统呈现出低的界面张力。 双水相体系的类型 双水相萃取的理论基础 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生物大分子在两相中的分配仍服从分配定律。 根据相平衡时化学位相等原则,可求得K: 表面电荷的影响 由此可见,电位差的变化也会对分配系数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分配系数可用Gerson提出的公式表示: 由此可见,分配系数和表面自由能及电位差成指数关系。 双水相系统中物质分配的影响因素 双水相中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当两种不同聚合物的溶液混合时,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完全混溶性(匀相溶液); 物理的不相溶性(相分离); 复杂的凝聚(相分离)。 eg. 离子和非离子型聚合物都可使用在双水相系统的构成上,但当这两种聚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并带有相反电荷时,它们相互吸引并发生复杂的凝聚。 由表2、表3可见,蛋白质的分配系数随着葡聚糖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PEG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葡聚糖也可由其他多糖代替,可得到类似的结果,如右图所示。但发生相分离时的浓度要高些。 双水相系统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双水相系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下列物理参数:密度(ρ)和两相间密度差、黏度(μ)和两相间黏度差、表面张力(σ)。 eg. PEG-(NH4)2SO4双水相系统萃取糖化酶 (NH4)2SO4浓度固定不变时,增加PEG400的浓度有利于酶在上相的分配,当PEG400浓度在25~27%时,分配系数高达47.3,浓度过高则不利于酶的分配。 PEG400浓度固定为26%时,增加(NH4)2SO4浓度,糖化酶的分配系数也增大。 (NH4)2SO4的最适浓度为16%。 盐和缓冲液的影响 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会影响溶质在两相间的分配。因为阴阳离子的不均匀分配会产生相界面电位,影响蛋白质、核酸等荷电大分子的分配。通常增加盐浓度可提高酶的分配系数。 eg. 在PEG-DEX系统中加入NaClO4或KI,能增加上相对带正电物质的亲和效应,并迫使带负电物质进入下相;若加入Li3PO4,则与上述效应刚好相反。 因此,只要设法改变界面电位,就能控制蛋白质等荷电大分子转入某一相。 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虽然影响液相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溶质在两相间的分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敏感。 双水相系统的应用 酶的提取和纯化 核酸的分离及纯化 细胞组织的分离 用三甲胺PEG/ Dextran 体系可分离含胆碱受体的细胞 病毒的纯化: 用PEG/ NaDS 体系可对脊髓病毒和线病毒进行纯化,回收率可达90 % 生长激素的纯化:用PEG/ 盐体系可提纯人的生长激素,回收率Y= 60% 干扰素的分离: 用PEG- 磷酸酯/ 盐体系分离β- 干扰素, Y= 97 %; 从重组大肠杆菌匀浆中提取α- 干扰素, Y= 99.15 % ,纯度提高25 倍 生物小分子物质的分离: 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技术对青霉素G钠盐等生物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也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药物的分离和提纯: 如基因工程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常见的酸(共53张).ppt
- 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大学教师说课的艺术.ppt
- 流化床气力输送均质乳化.ppt
- 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促进专业发展.ppt
- 清华大学张思民java课件第5章1.ppt
- 渠道建设与代理商管理博盈管理.ppt
- 清华大学天文学导论5星际介质与恒星形成.ppt
- 温州市2014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会资料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ppt
-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新人教必.ppt
- 烟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暨vi推进.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