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课件

第二节 作品的主题 1.考点解析 常见考试题型: ①本文某种手法与主旨的关系。(08北京卷19) ②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08安徽卷17) ③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08重庆卷17) ④某部分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08全国卷Ⅰ17) 2.走进高考 例题一 08北京卷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答案解析 考查文章主旨的把握,注意文章的艺术效果 3.答题步骤: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总结: 1.整体把握,脉络清晰。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例如08高考湖北卷《雾》 掌握了思路后,我们就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也有助于我们分析作品的主旨。 2、局部把握,紧抓关键。局部把握,把握那些内容呢?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 还拿08高考湖北卷《雾》为例,第一段作者说“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第二段说到“喜悦”、“笑”,第三段说到“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第四段说到“喜欢”、“大唱赞歌”。 有了这些词语的把握,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作者情感的脉络。 其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等,这些都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文中的关键句具有极大的概括力,包括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哲理句等,我们对这些语句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第三节 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一、叙述人称、叙述方式:(表达方式) 1.考点解析 近年来对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考查较少,对于这一考点,我们只要有最基本的了解就可以。近三年考题中只涉及到两题,一是06辽宁卷,一是06四川卷,辽宁卷的问法直接一些,四川卷问法略拐小弯,这就要求学生要会变通。 2.知识储备 叙述作用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3.走进高考 例1、2005湖北卷第20题: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原文】(第二、三段)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分析:第二人称在文章中一眼就能看出来,“真切感、亲切感”是第二人称固有的表达作用,费神的是“自由、灵活”,这要从本文的行文特点去概括了。实际上,把文章的“你”改成“我”,“真切感、亲切感”减弱了,而“自由、灵活”的行文特点却并不消失。 答案: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4.答题步骤:先点明这一人称较普遍的作用,然后在根据文章的内容具体解析。 (基本作用+解析) * *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理 解 B 鉴赏评价 E 分析综合 C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湖北卷 09《书房的窗子》抒情散文(写景状物) 08《雾》抒情散文(写景状物) 07《日月行色》小 说 06《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抒情散文(写景状物) 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