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

脂 质 脂质的组成及功能 脂类是生物体内一类微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丙酮、苯等)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其主要元素组成为C、H、O三种,有的还含有N、P及S。 化学本质: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 4碳以上的一元羧酸 醇: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固醇(一类由 3个环己烷及一个环戊烷稠合而成的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等 脂质的分类 分类:按化学组成 1. 简单脂类: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2. 复合脂类:除了脂肪酸和甘油以外,还有其它化合物;(磷脂、糖脂、硫脂等) 3. 衍生脂质:由简单脂质与复合脂质衍生而来具有脂质一般性质的物质。 按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的行为不同: 非极性脂质 指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即不具容积可溶性;也不能在空气-水界面或油-水界面分散成单分子层,即不具界面可溶性的脂质。 Ⅰ类极性脂质 指具有界面可溶性,但不具有容积可溶性;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双分子层)的脂质。 Ⅱ类极性脂质 能够形成双分子层和微囊的脂质,是成膜分子。 Ⅲ类极性脂质 为可溶性脂质,虽具有界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这类分子在水中低浓度时可单独存在,高于某一浓度时形成微团。 脂肪酸 ?概念: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 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 个) 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 个) 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 个) 分布: 植物组织:存在于种子或果仁中(不饱和脂肪酸丰富); 动物组织:存在于皮下组织、腹腔、肝及肌肉间的结缔组 织;结构简单,线形,双键数目1~4个 微生物细胞:可积累脂类(大多数饱和,少数为单烯酸)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骨架的碳原子数目为偶数; 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位于C9和C10之间(△9), 多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大多属非共轭双键系统; 大多数双键为顺式,少数为反式。 脂肪酸的共性 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 2、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双键为顺式 3、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 4、动物的脂肪酸是直链的,所含双键可多达6个;细菌中还含有支链的、羟基的和环丙基的脂肪酸;植物脂肪酸中有含炔基、环氧基、酮基等 5、脂肪酸分子的碳链越长,熔点越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 w-3 系列 α-亚麻酸重要生理活性功效及应用 调节血脂作用 抑制血栓性疾病,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 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液携氧量 降血压 减肥 抑制过敏反应 及抗炎作用 保护视力 增强智力 食物中的脂肪酸 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而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心脏病人舍弃动物性饱和油脂后,可从植物油中摄取植物性饱和油脂。 ? ?? ??? 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人体需要的三种脂肪酸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最大,玉米油、橄榄油可作这种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 ?? ??? 葵花油、粟米油、大豆等植物油和海洋鱼类中含的脂肪多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这些食用油的主要成份,其他两种脂肪酸含量不多。 脂肪酸的其他性质 理化性质: 溶解度与熔点:取决于脂肪酸烃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 乳化作用:脂肪酸盐属Ⅲ类极性脂质,为两亲型化合物,可用来作为离子型去污剂 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 w-6系列:如亚油酸(在体内→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w-3 系列:如α-亚麻酸(在体内→ DHA和EPA) 类二十碳烷(eicosanoid) 也称类花生酸(eicosanoid),包括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凝血恶烷类(thromboxane)和白三烯类(leucotriene) 是一大类由许多哺乳动物组织产生的激素类的物质。它们只在产生的器官中起作用,所以称为自泌调控分子,而不是激素。 大多数的类二十烷酸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炎症过程中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阿司匹林 三酰甘油 物理性质 1. 色泽和气味:纯净的油脂是无色的,天然油脂带有某种颜色是由于油脂中溶有色素;油脂气味一般是所含的非酯成分引起; 2. 熔点和沸点:天然油脂是甘油酯的混合物,没有确切的熔点和沸点;一般熔点最高在40~55℃之间,其与组成的脂肪酸有关有关;熔点与消化率有关;油脂的沸点一般为180~200℃之间,也与脂肪酸有关; 3. 比重:除腰果籽壳油外,均1,一般与分子量成正比,与不饱和度成反比; 4. 溶解度:油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