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实施方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家沱大桥健康监测实施方案

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 长期健康监测实施方案 重庆桥都桥梁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竣翔桥梁维护有限公司 2011年6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及意义 1 1.1工程概况 1 1.2 混凝土斜拉桥常见病害及原因 1 1.3 李家沱长江大桥的运营现状 2 1.4 本桥健康监测意义及特殊要求 3 二、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5 2.1 设计原则 5 2.2 系统功能总框架 6 2.3 系统硬件总框架 6 三、健康监测范围 7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8 4.1 桥梁位移变形监测 8 4.2 主梁、索塔控制截面应力监测 16 4.3 温度监测 18 4.4 大桥结构动力特性监测 20 4.5 斜拉索索力监测 22 4.6裂缝监测 24 4.7交通流量检测系统 34 4.8 全桥传感器测点布设情况汇总 43 4.9 全桥传感器清单 44 五、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子系统 45 5.1 数据采集子系统 45 5.2 数据传输子系统 51 5.3 数据处理和控制子系统 52 六、辅助支持系统 55 6.1外场机柜 55 6.2中心机房 55 7.1主梁竖向挠度监测仪——SEN-HOR光纤光栅静力水准仪的安装 56 7.2主梁纵向位移监测仪——SEN-D2光纤光栅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安装 56 7.3索塔位移监测仪——光纤光栅倾斜计的安装 57 7.4主梁应力监测应变传感器——表面安装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安装 57 7.5索塔应力监测应变传感器——表面安装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安装 57 7.6主梁温度监测仪——SEN-T1表面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58 7.7索塔温度监测仪——SEN-T1表面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58 7.8大桥主梁结构动力特性监测仪——SEN-AL光纤光栅加速度计的安装 58 7.9大桥塔柱结构动力特性监测仪——SEN-AL光纤光栅加速度计的安装 59 7.10斜拉索索力监测仪——JMZR-2901 型数字化传感器的安装 59 7.11、车辆检测系统及全天候远程数字化航道监控系统安装位置 60 7.11、裂缝监测——机敏网粘贴及中间处理器的安装 60 八、系统软件的设计 63 8.1 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63 8.2 结构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64 8.3 数据库管理系统 65 九、数据分析及综合评估预警系统 66 9.1安全评估预警总体方案 66 9.2系统静态层次分析法安全状态评估方案 68 9.3系统动态安全评估方案 69 十、系统运行管理 71 10.1 系统管理 71 10.2 人员培训 71 十一、监测系统后期服务项目内容及费用 73 11.1维护服务 73 11.2咨询服务 73 11.3现场服务 73 11.4售后服务费用 74 十二、计划实施年限、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 75 12.1 年度计划 75 12.2 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75 12.3 经费概算 76 一、项目概况及意义 1.1工程概况 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西郊九龙坡地区,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北岸为九龙坡区。主桥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 图1.1 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全景 该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 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梁肋高2.5m,宽1.7m。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主梁在中跨的中间部分及边跨的部分区段设置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锚具及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主塔呈花瓶形,塔全高141.5m,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索距1.5~1.6m。每个索面中有24对斜拉索。锚具采用LM7型冷铸锚锚具。 主桥两个主墩基础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作了不同的处理。2#墩采用Φ2.6~3.2m的变截面挖孔桩基础, 3#墩采用沉井基础。 该桥于1991年开始施工,1997年建成通车。 1.2 混凝土斜拉桥常见病害及原因 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斜拉桥运营期病害与事故主要集中在斜拉索的锈蚀与断丝、主梁和主塔的裂缝和变形等方面。 1.2.1拉索病害及原因 拉索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索病害通常主要分为三类:(1)拉索护套病害(2)拉索钢丝病害 (3)斜拉索锚具的锈蚀。不少已建斜拉桥出现了上述斜拉索的病害。 斜拉索病害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累积损伤和自然损伤。拉索的长期积累损伤主要是疲劳和腐蚀。对于自然损伤,主要是指偶发性事故如洪水、交通事故、船撞击等不可预见的偶然事件导致的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