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滥发纸币-压垮元朝最后一根稻草
滥发纸币:压垮元朝最后一根稻草 两宋期间的商业繁荣与发行纸币促进流通关系紧密,但印钞之弊端,则几乎在宋之后的每一个王朝循环往复。图为清代姚文瀚画作《卖浆图》,可视为宋代市场繁荣的缩影。 至正九年(1349)闰七月,35岁的脱脱又一次被任命为元帝国的宰相。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烂摊子。 作为一个被游牧民族垄断的政权,元朝的政治始终没有走上正轨。到元惠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位时,统治阶级的内斗愈演愈烈,而黄河水患则让凋敝的民生雪上加霜。河水泛滥山东、河北,威胁漕运和盐场。而黄泛区的饥民则群起造反,一年之中,揭竿而起者两百余处。此时,元朝的财政已岌岌可危,脱脱能够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货币改革。 两宋和金国的教训 脱脱,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祖先来自哈萨克草原,但他在中原出生并长大。他拜当时的名儒吴直方为师,每天记诵古代圣贤的语录和善行,以为榜样。《元史》中记载,他书法似颜真卿,且善于画竹。 虽然追慕中原文化,但是脱脱有理由为他的民族建立的帝国骄傲。其中一条理由就是,元朝沿袭了宋、金以来发行纸币的办法,并把这一制度推向了古代的顶峰。 中国的纸币之源始于唐宪宗年间的“飞钱”,这是一种官方开具的汇兑凭证。到北宋时,四川民间发行“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北宋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革除伪造之弊,发行“官交子”,便成为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 在当时人看来,纸币的好处显然是利于流通、促进交易。但是其中隐藏的巨大危机,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 之后不久,纸币就让人见识到了“通货膨胀”的可怕。 北宋外患内忧不断,财政支出浩繁,于是,政府不得不增发纸币,以应付开支。宋仁宗初定交子制度时,规定每一界以125万余缗为限,但很快这个限制就被打破。到宋徽宗时,往往增加发行四五百万缗,最多的时候,一年之中多印行了1143万。 南宋的纸币大多被称为“会子”。这个朝代几乎继承了北宋所有的弊病。由于北有强邻,南宋不得不把大量的财政收入投入到边境战事中。但是朝廷拿不出钱,只好继续毫无节制地印行会子,饮鸩止渴。 最初,会子被规定为每界发行1000万贯,但30年后,这个限额就增加了两倍。到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会子发行量达到1.4亿贯,此后更是愈演愈烈,至嘉熙四年(1240)﹐两界会子发行量竟达5亿贯。 纸币发行量大增的结果,就是民生流离,物价踊贵。当时的礼部尚书李韶说,通货膨胀已经让国家“事无可为”。有人记载,用来支付给士兵饷银的会子,两百贯已经买不到一双草鞋,于是士兵饥寒交迫,不能上阵杀敌。 当时与南宋对峙的金,也同样难逃纸币贬值的命运,在它亡国之时,万贯钞票只能买一张饼。 及至蒙古灭金,统一北方,在中原官吏的建议下,中统元年(1260)七月,刚刚即大汗位的元世祖忽必烈决心改革金宋的钞法之弊,印行全国通用的交钞。 最初,他规定交钞以丝为本,以银50两的交钞兑换百两蚕丝,随后改行中统元宝交钞,以白银为本,面额从10文、20文到2贯文分成十等。两贯交钞,兑换白银一两。 同时,忽必烈宣布,自中统元宝钞发行,原先各地行用的旧钞一律废止,持有者要到钞库兑换。同时,一切赋税征收都以钞为准,市场买卖金银丝绢和粮食等一切诸物都应使用交钞。他还宣布禁止铜钱和金银流通,凡买卖金银,都要到官库依价倒换;私自买卖者,金银的一半奖赏给举报人,买卖十两以上者,要处以杖刑。 随着忽必烈建立元朝,灭南宋,统一南北,并废除铜钱,中统元宝钞便成为全国通用的货币。 中国钱币博物馆中陈列的元代纸币。 比任何君主都要伟大 像历史上所有纸币发行之初,元代的纸币发行也订立了看似良好的法规。 在中统元宝钞发行的最初十多年中,每年的印行数额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最多也不过十多万锭,相当于500万两白银。 由于措施得当,中统元宝钞在当时受到了普遍的信任,流通便利,百姓“爱之如重宝,行之如流水”。 但是不久,忽必烈兴兵攻伐南宋,为支付军事耗费,又不得不多印纸币,两年时间里增加十倍。灭南宋之后,纸币发行更加无所节制,一切政府开支所需,都印刷新钞,达到千万锭之多,远远超出了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于是物价又一次飞涨。到至元十八年(1281),市面上一贯中统元宝钞已经只能抵得上过去的100文。尽管如此,纸币体系的完善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就。 游历中国的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记载了这个让他惊叹又困惑的制度:“大汗令人将桑树它的叶可用于养蚕的皮剥下来,取出外皮与树之间的一层薄薄的内皮,然后将内皮浸在水内,随后再把它放入石臼中捣碎,弄成浆糊制成纸……待使用时,就把它截成大小不一的薄片儿,近似正方形,但要略长一点。最小的薄片当作半个图洛(一种在法国铸造的硬币)使用,略大一点的当作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