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仇英款《织锦迥文图》.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仇英款《织锦迥文图》

浅谈仇英款《织锦迥文图》本文主要尝试讨论仇英款的《织锦迥文图》的三个版本,一是现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本,二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三是现藏日本宫内厅藏本。 织锦迥文不是明代才有的题材,最早见于文学作品中,南朝江淹(444—505)的《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南朝梁元帝(508-554)的《荡妇秋思赋》“妾怨迥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他的《寒闺诗》又写到“愿织迥文锦,因君寄武威。”文中多把主人公苏若蘭描绘成怨妇,不排除有文学加工的成分。《晋书·烈女传》卷九十六记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迥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的描绘是有历史依据的,不是凭空臆想,而且织锦迥文诗一定是广为流传,以致成为文学作品中引用的典故。直到唐代织锦迥文仍是诗中常见的典故之一,李白(701—762)《代赠远》诗曰“织锦作短书,肠随迥文结。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施肩吾(780—861)《望夫词》云“手爇寒灯向影频,迥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元稹(779-831)《春别》诗曰“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肠断迥文锦,春深独自看。”李频(818—876)《古意》“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徐夤《迥文诗》“飞书一幅锦文迥,恨写深情寄雁来。” 唐诗中仍取织锦迥文的闺怨意义,不仅诗人熟识织锦迥文,就连皇帝武则天也曾为织锦迥文诗作序。胡文楷在《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书中记录织锦迥文诗一卷“是书辑入名媛诗归第八卷。前有唐武则天撰织锦迥文记,后附起宗道人分图七。又清刊本,卷首题,明释子起宗道人读法,康万民、康禹民增读,前有南阿山人康吕赐识言,后有吴门沈华跋。”可见从南朝到唐代,织锦迥文诗一直流传于文学家、诗人,直至皇室成员中,成为家喻户晓的诗歌或故事。与《晋书》的记载相比,武则天在《织锦迥文记》中记述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增加了许多细节。据称,苏若蘭是“陈留令武功苏道贤第三女也……性近于急,颇伤妒忌”,窦滔在别宅置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苏若蘭得知后,对赵阳台痛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苏氏时年二十三,及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乃携阳台之任,绝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迥文……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礼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武则天的记述附加的细节越来越多,有了更多的传奇色彩,苏蕙通过自己的努力夺回了地位,倒是颇像武则天本人经历。虽然《璇玑图诗》的奥义难以为人所理解,相关的故事却像历史上那些才子佳人的传说一样脍炙人口。故事和传奇过分强调苏若蘭的家庭纠葛,使得其人其文都成为闺怨的象征,被文学作品时时引用。 生活于此时的画家也有意无意的接受了这个题材,《宣和画谱》卷六注录周防织锦迥文图一,张萱织锦迥文图三,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注录周文矩《织锦迥文图卷》《苏蕙织锦图》《苏若蘭话别会合图卷》,周昉、张萱都是唐代的著名人物画家,也是唐代美术史研究的重点,虽然他们的原作,甚至摹本也没有流传至今,但可想他们笔下的苏蕙一定也是唐代丰腴、幽怨的女性,而不是仇英风格的消瘦和孤寂。到北宋,《宣和画谱》卷七注录有李公麟织锦迥文图一,究竟是摹唐代织锦迥文图,还是自己的创作,不得而知,但至少透露出宋代仍有画家对这一题材感兴趣。 苏若蘭是古代才女的典范,加之故事的圆满结局,便成为妇女学习的对象。唐代私塾女弟子史幽探、哀萃芳作《苏若蘭织锦回文睿玑图》,唐代史哀二女士事迹未详。明代卢允真撰《璇玑图》一卷。卢允真,女,字恒德,号恒斋,吴(今江苏苏州)人,倪岳(1444—1501)妻。白描精妙,有九歌图、璇玑图二卷。亦能山水,有寒江晓泛图,纪映(女)为之题诗。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中记载“又朱淑贞小楷书苏若蘭织锦璇玑诗一卷,前仇英补图四段,楷法谶妙,不下吴彩鸾唐韵,而实父绘法精能之极,淑贞自书一记,文亦婉畅”。朱淑贞(宋),女,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号幽楼居士,朱熹侄女。文章幽艳,才色清丽,实闺门之罕有。因匹配非伦,勿遂素志,赋断肠集以自解。亦能书、画,绍定三年(1230)手书睿玑图一卷,字法妍妩。有梅竹图,杜琼及沈周有题其梅竹、画竹诗。 卢允真的生卒年不详,根据倪岳的生卒年份,卢允真大概也活动于这个时期,学术界关于仇英的生卒年尚有争议,胡艺推定,仇英生于成化十八年(1482),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8),周道振认为生于弘治十三年(1500),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徐邦达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