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化中供需不平衡及破解
中国城镇化中供需不平衡”及破解
马晓河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 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思路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 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内需开发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优化问题,难点是解决城市 行政体制及其配套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构建。 ???? ???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 ???? ??? 中国城镇化是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后遗症的驱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主要载体。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实现短期宏观政策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点。 ???? ???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内需开发问题 ???? ??? 内需不足是宏观需求结构的长期特征 ???? ??? 过去 30年,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投资保持了持续的强劲增长,而国内消费的潜力始终难以得到释放。如图四所示,1978~2008年,最终 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总体处于下行趋势,储蓄总额占GDP比重总体处于上行趋势,从2001年开始,消费支出比重的下行趋 势逐渐加强,储蓄总额比重的上行趋势继续攀升,从2005年开始,储蓄总额占GDP比重超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滑落。 ???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其所属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各收入组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储蓄 总额占GDP比重、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不仅高于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平均值,也远高于各收入组平均水平。根据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呈现低消费、高储蓄、高 投资特征。显然,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条件下,高投资必然引起高产能,高产能又导致很高的对外出口依赖度。 ??? 推进城镇化是内需开发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始于1998年,是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提出来的,其突出特征是 大规模增发国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基础工业发展。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严重的挑战,“扩大内需”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决 策。而这次既有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有刺激消费的政策。 ??? 金融危机对现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中,全球形成了认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供市场、中国等发展经济 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富集国提供原料与初级产品的实体经济三角形分工格局,并相应出现了与各国国际收支状况相反的资本逆向流动局面。始于美国次贷危 机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作为市场提供国受到重创,其消费市场无法支撑世界经济的三角循环运行,“美国举债消费、世界放贷买单”的世界经济 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从短期来看,近来逐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主张,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供求关系的失衡。从中期来 看,结构性的全球市场收缩成为世界经济环境的常态,国际市场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最稀缺的资源。对于中国而言,大幅收缩的国际市场使现存的出口导向模 式难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消化过剩产能,扩大内需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中长期战略。 ??? 面临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启动扩大内需战略是驱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需要。如何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如何提高居民收入 份额与消费能力,如何培育一个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关键在于加快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创造宏观需求,既是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又是社会转型 的必然选择。 ??? 推进城镇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分配结构决定宏观消费需求。收入分配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在农村与城镇 之间的城乡分配,在劳动、资本、税收之间的要素分配以及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部门分配。试图绕过收入分配去压产能、增消费难以解决增长困境;工业化创 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用城镇化突破分配难题是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佳选择。 ??? 第一,推进城镇化是突破收入城乡分配差距的关键。从收入的城乡分配来看,2008年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 39.6%,而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1.3%,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劳动报酬较低的农业生产活动,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 32.6%,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环境视角下的离子型稀土采矿业成本收益研究.pdf VIP
- GB_T 18750-2022 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docx VIP
- 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 发酵罐二氧化碳回收纯度不达标原因分析1适用课程2适用岗位3.pdf
- 文本等离子体培训讲义.pptx
- 营销团队目标管理方案.doc VIP
- 某地产公司营销团队目标管理计划方案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带反思和板书设计).pdf
- SH∕T 3175-2013_固体工业硫磺储存输送设计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