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中国航天常识重点
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标志我国航天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杨利伟)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航天技术,标志我国进入航天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载人航天史)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奔月成功,(深空探测)
大事记:
(1)1956年2月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4月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1958年4月 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1958年5月17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6年11月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1968年2月20日 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1971年3月3日 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1971年9月10日 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1975年11月26日 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六月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982 年交付使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1984年4月8日
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十六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1986年2月1日
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
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1991年1月22日下午18点23分 中国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年月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1998年5月2日 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长征F型火箭发射 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费俊龙 聂海胜 2008年9月25日长征二号F火箭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航天史
1957年10月4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