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我国非涉税走私犯罪研究
当前我国非涉税走私犯罪研究
目 录
序 言 78
一、当前我国非涉税物品走私犯罪的现状 79
(一)概说 79
(二)当前我国的非涉税物品走私犯罪的特点 79
(三)非涉税物品走私犯罪的危害性 82
二、我国非涉税走私犯罪的集中表现——毒品走私 83
(一)打击毒品走私是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的重点 83
(二)严峻的毒品走私犯罪态势 87
三、我国非涉税走私活动猖獗的原因分析和趋势预测 89
(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导致了非涉税走私犯罪活动的急剧增加 89
(二)国际毒品的多头入境、全面渗透直接诱发和加剧了我国的毒品走私犯罪 90
(三)国内毒品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94
(四)有限资源的巨大经济利益导致文物、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活动日渐猖獗 95
(五)“两泛”的沉渣泛起和境内外暴力恐怖组织的存在是我国西北边境地区武器弹药走私犯罪的主要原因 98
(六)我国非涉税走私活动发展趋势预测 100
四、当前海关在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中存在的若干薄弱环节 103
(一)对非涉税走私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103
(二)缉私情报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 104
(三)国(境)外海关的缉私协作 106
(四)缺少独立的技术侦察手段支持 108
(五)监管盲区——“孔道” 108
(六)非涉税走私案件证据收集 108
(七)国(境)外证据取证困难 109
五、加强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活动的若干设想 109
(一)加强教育,增强对非涉税走私犯罪严重性的认识 109
(二)构建和完善海关缉私的“大情报”体系 110
(三)加快缉私秘密侦查力量的培养 112
(四)证据的收集和使用 115
(五)国(境)外证据的取得和使用 119
(六)主动出击,积极经营,有限度地开展诱惑侦查 120
(七)加强协作,建立海关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124
(八)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缉私干警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的能力 126
(九)思考和建议 126
结 语 130
参考文献 131
当前我国非涉税走私犯罪研究
研究报告摘要
查缉走私是海关工作永恒的主题。目的是阻止和打击一切非法进出口货物、物品的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的的深入开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入世后所出现的走私重点逐步发生转移的情况一样,我国自2001年入世以来,涉税走私活动已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但毒品、武器弹药、文物、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贵重金属、伪造的货币、淫秽物品、核材料和各种固、液、气态废物等国家禁止非法进出境物品的走私犯罪活动却明显上升,特别是边疆关区包括部分沿海关区在内,非涉税走私犯罪已相当严重。其中如毒品、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文物、武器弹药、各种固、液、气态废物走私活动的增长势头惊人,直接威胁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课题以当前我国的非涉税走私犯罪活动中最为严重、最为突出的走私毒品为重点,同时讨论了其他如文物、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武器弹药等几种主要物品的走私问题。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前我国非涉税走私犯罪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包括走私的对象、走私的手法、走私的渠道等;第二部分集中讨论、分析了我国当前严峻的毒品走私犯罪活动;第三部分则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国际毒品浪潮的泛滥、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非涉税走私活动蔓延的原因,并对今后一个阶段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第四部分针对当前海关在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的薄弱环节,包括对非涉税走私犯罪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以及缉私情报、缉私协作、证据的收集使用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由此出发,在第五部分中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课题组关于加强打击非涉税走私犯罪活动的若干设想,主要有结合海关系统正在开展的非传统安全观的教育活动,增强对非涉税走私犯罪严重性的认识,同时就构建和完善海关缉私的“大情报”体系、加快缉私秘密侦察力量的培养、有限度地开展诱惑侦查及建立海关反走私的全方位合作机制等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还就缉私管辖的立法、技侦部门的设置及经费的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本课题相当一部分属于实证性研究,但由于时间和经费上的的原因,我们未能深入到更多相关的沿边、沿海关区进行调研,以掌握更为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虽然我们后来以电话、书面等方式征求、吸收了部分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高发地区缉私局领导、干警的意见,并就课题中涉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收益甚大,但总的说来,征询的面还较窄。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统计数字,也有可能影响我们对非涉税走私犯罪在我国的现状、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以及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的进一步深入。
本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海关非涉税走私犯罪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中所涉及的某些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