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辨正.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辨正

《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辨正内容摘要: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考释是汉语史和敦煌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存在不少问题。选取前人已经考释的一些词语复缘、比为、不便水土、寒良、记姓等进行了重新解释,并且指出对于新材料中新词新义的提出要慎重,不能随意认为产生新词,而应在充分考察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论证。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释义;辨正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4—0087—06 黑维强先生《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例释》分为三部分,依次在《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以下简称《例释(一)》)、2005年第2期(以下简称《例释(二)》)、2006年第4期(以下简称《例释(三)》)刊发,辨释了一大批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对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以及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从汉语词汇学的角度试作辨正。行文例句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吐鲁番出土文书》(下文简称《吐》)的册数和页码,不再使用书名[1]。此外,还有部分材料来自《敦煌契约文书辑校》(以下简称《契约》)[2]、《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以下简称《释录》)[3]等敦煌文献,亦注明页码。 复缘 《唐开元二十一(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右请检上件人等,去何月日被虞候推问,入司复缘何事?作何处分?速报。”(吐9/62) 按:《例释(一)》认为上例中“复缘”多用于句首,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复”为“伏”的借音字。随后列举了敦煌文献以及传世文献中的一些“伏缘”与“复缘”的用例,认为这些例子大都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伏缘”之义甚明[4]。但是,《例释(一)》并没有对“复”和“伏”的同音通假进行证明,也没有举出“复缘”和“伏缘”可以相通的书证,就得出上述结论,显然不够严谨。 我们认为,“复缘”其实不词,与“伏缘”也并无联系,《例释(一)》释词不当。“复缘”中的“复”是副词,表“又、更、再”之义。例如《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史记·刺客列传》:“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缘”是介词,意为“因为”。汉·班固《白虎通·丧服》:“天子崩,赴告诸侯者何?缘臣子丧君,哀痛愤懑,无能不告语人者也。”唐·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因此,上例句中“复缘”其实是“又因为”的意思。先说“去何月日被虞候推问”,再说“入司复缘何事”,从时间先后来看,“复缘”表“又因为”之意甚明。《例释(一)》“复缘”只释为“因为”,不解释“复”,虽然对于理解文意没有大的障碍,但是就没有把例句中“推问”和“入司”之间的先后顺序表达出来。我们再来看《例释(一)》中所引用的传世文献《新唐书》卷50《兵志》:“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复缘以升之。”作者可能没有仔细分析文意,对于“复缘”的理解存在严重错误。“以”是一个表目的的连词,连接的后半部分是动词短语“升之”,因此前半部分也应该是一个动词短语,这样,“缘”只能是动词,“循、顺”之义。“复”仍然是副词,意为“又”,与前文的“先”遥相呼应。此处“复缘”不词,并且与例句中的“复缘”只是形似,词性、内部结构都不相同。通过计算机检索找寻书证时,对于这种偶然连在一起的形似组合,如果不仔细甄别,往往会犯错误。 再看“伏缘”。我们认为,“伏缘”也不词。“伏”为敬词,古时臣对君奏言多用之。《史记·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汤、博士臣将行等伏闻康叔亲属有十。”三国·魏·曹植《献璧表》:“臣闻玉不隐瑕,臣不隐情。伏知所进非和氏之璞。”唐·独孤及《谢濠州刺史表》:“臣伏奉今年五月一日敕,授臣使持节濠州诸军事,濠州刺史。”“伏”可以表敬,黑维强《例释(二)》中“伏愿”条目已有论述,不知何故没有与“伏缘”类比进行考察[5]。“缘”仍然表示“因为”之义,因此,“伏缘”与“复缘”无关,“复”不是“伏”的借音字,“伏”是敬词,“复”是副词。“伏缘”此处就是“因为”之意,“伏”表示尊敬语气。验之上述《例释(一)》所举传世文献例证,《三国志》卷28《毋丘俭传》:“殿下即位,留心万机,苟有毫毛之善,必有赏录,臣伏缘圣旨,指陈其事。”《旧唐书》卷16((穆宗本纪》:“伏缘人数至多,不沾恩泽,乞降特恩,更放二百人出身。”《旧唐书》卷24《礼仪四》:“臣实愚普,不知其可。伏缘行事在明日鸡初鸣时,成命已行,臣不敢滞。”《旧唐书》卷25《礼仪五》:“其厅五间,伏缘十一室于五间之中陈设隘狭,请更接续修建,成十一间,以备十一室荐飨之所。”《旧唐书》卷26《礼仪六》:“伏缘东都先无前件庙宇,光皇帝神主今请权柑于太庙夹室,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