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建构非物质文遗产理论体系
遗产保护理论 25
《东南文化》2017 年第1期总第255 期
科学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和若干专业问题的再思考
简万宁
(澳门科技大学 中国澳门)
内容提要: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是概念及若干专业问题还有待厘清。非
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缓冲区”,不具“唯一性”而具“游移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空间”与作为非
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一般场所”是不相同的概念,遗产的评定不受“生源地”所限。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规范性文件中使用“代表性”或“代表作”有其立法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知识产权
法保护的客体(对象)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区别,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也是完
全不一样的概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游移性 代表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立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一、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划设“缓冲区”和
自“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 “唯一性”的说法
H
产名录》之后,“文化遗产”一词开始进入澳门民 由于非遗不以实物为载体,而是以“人”为载
众的生活辞海中,并渐渐被传播开来,进入政府 体,只有“人”才能承载文学、艺术、知识、语言、音
部门、学校和小区,居民对此名词的认识经历了 乐、表演等特殊的技能;而不管从法律还是道德
从陌生到熟悉、从肤浅到深入的演进过程。自 层面,我们都绝不能把“人”视同物理学上的“物
2006年开始,澳门特区政府、学校、学术研究机构 质”。非遗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分类如口头传说和
W
和社团也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表达、表演艺术、手工艺技能等,皆离不开“人”。
“非遗”)项目的申报、调查和评定等一系列工作,没有“人”的长期社会生产实践,就不可能形成非
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澳门已有十项非遗项目 遗;也不可能把非遗传承延续下去。非遗具有游
分别被列入世界、国家和本地区非遗名录[1]。2014 移的特性,不固定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因此,
N
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遗产保护法》生效实施, 我们不需要关注其与邻近环境的协调问题,因而
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定 也就不会有物质遗产保护中划设“缓冲区”的概
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从制度层面将文化遗 念和相关专业问题的研究。
产事业向前推进。 由于人类社会具有多元性,人类社会也拥有
十余年来,澳门官方、社团、教育机构和科研 多样化的文化——内容多样、表现形式也多样,
D
单位采用不同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宣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2005
传和推广,使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保护 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
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全面。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无 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法律文件确认了这
论是市民,还是政府官员或学者,对于物质文化 一点,为各国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制定文
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和一些专业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提供了国际立法的
问题的认知仍然存在偏差,实有探讨和厘清的必 依据。这是我们在非遗的法律文件里找不到“唯
要。因此,笔者决定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 一性”措词的原因。从非遗申报和列入名录的做
课题进行梳理,撰成此文,以与同仁分享。 法也可说明这一点:以“南音”非遗为例,该项目
收稿日期 2016-04-07
作者简介 简万宁(1966-),男,澳门科技大学民商法博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澳门文化遗产导游协会主席,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兼职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澳门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文化遗产。
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