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简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作物遗传育种原理 课程代码:170.630 课程类型:□ 博士专修课程 ■ 硕士专修课程 考核方式: 全英文考试 教学方式:全英文讲授 适用专业:植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等专业 适用层次:■ 硕士 □ 博士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遗传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方向 杨广笑 教授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49 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汪越胜 副教授 遗传学 47 植物遗传学 栗茂腾 教授 遗传学 41 植物遗传学 课程负责教师留学经历及学术专长简介: 留学经历: 1996.10—1999.03 在日本筑波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9.04—2005.03 在日本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 学术专长: 主要从事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内容涉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植物储藏蛋白结构与功能、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的基因表达、植物对逆境反应的分子机理等。 课程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作物育种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介绍我国作物育种,特别是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1.1 我国杂种小麦研究新进展 §1.2 21世纪小麦育种展望 §1.3 小麦及其近亲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1.4 小麦育种展望 §1.5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述 §1.6 赤霉病新抗源与育种进展 §1.7 小麦叶枯病挑战与防治策略 §1.8 提高小麦产量潜力 §1.9 美国小麦研究概况 第二章 高产与超高产 §2.1 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研究 §2.2 小麦杂种早代茎秆基部性状的相关与选择 §2.3 小麦早熟高产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2.4 小麦8个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2.5 山东省当前小麦品种的育种方向和选育 §2.6 小麦超高产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2.7 关中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问题探讨 §2.8 山西省小麦品种的选育分析 §2.9 利用太谷核不育选育特异型小麦的研究 §2.10 徐州24号的选育与育种策略 §2.11 绵阳号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2.12 “九五”克字号小麦研究进展 §2.13 高原号春小麦品种选育进展 §2.14 新疆小麦超高产育种研究 第二章 品质改良 §3.1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优9507的选育及开发 §3.2 面包型小麦新品种高优503选育及开发 §3.3 高产面包馒头兼均型小麦新品种济17号的选育( §3.4 应用染色体工程选育小麦优质品种——小冰麦32 §3.5 甘春20号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3.6 河南小麦品质的研究及探讨 ) §3.7 基因、环境及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主要品质的影响 §3.8 山东专用小麦品种选育标准的研究 §3.9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研究 §3.10 小麦籽粒品质与面制食品品质关系的研究 §3.11 淀粉酶对不同小麦品种淀粉糊化持性的影响 §3.12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亚基组合的遗传 §3.13 小麦籽粒Glu-1基因的表现型 §3.14 GMP含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第四章 抗病抗逆 §4.1 小麦纹枯病抗源创新和抗性遗传分析 §4.2 普通小麦抗赤霉病细胞水平育种研究 §4.3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源的利用研究 §4.4 小麦抗(耐)赤霉病新品种选育的实践 §4.5 小麦锈病白粉病多样化抗源加速利用方法及多抗材料创新 §4.6 以小堰6号为背景选育整套小麦/黑麦异代换系 §4.7 小麦穿梭育种与小麦种质改良 §4.8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多元化抗源创新研究 §4.9 陇南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思路及实践 §4.10小麦抗红吸浆虫性状的遗传分析 §4.11 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 §4.12 性状抗旱指数的抗旱签定 §4.13 抗旱耐铁型小麦品种的选育 §4.14 普通小麦二体附加系的选育及抗盐性鉴定 §4.15 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系)耐性鉴定 §4.16 小麦耐热获得和耐热性的关系 §4.27 小麦耐热性研究进展 §4.18 小麦抗寒亲本的评价创新与利用 §4.19 小麦抗(耐)旱种质材料的创新 第五章 杂种优势 §5.1 携带小麦矮秆基因的小麦矮杆系的配合力 §5.2 小麦杂种优势群分类方法的比较 §5.3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5.4 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5.5 1B/1R易化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孤雌生殖性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5.6 花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