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殡仪馆改造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山市殡仪馆改造工程

唐山市殡仪馆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唐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1 项目概况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4 1.3工艺流程 6 1.4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 6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9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9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1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2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2 3.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5 3.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8 3.4评价标准 18 3.5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9 3.6风险评价 21 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 3.8拆迁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23 3.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3 4 公众参与 26 4.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原则 26 4.2公众参与调查方式 27 4.3公众参与调查对象 27 4.4公众参与过程 27 4.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34 4.6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36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8 6 联系方式 39 6.1 建设单位信息 39 6.2 环评单位信息 39 附图 1、评价范围示意图 2、平面布置及周边关系示意图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唐山市殡仪馆负责市区内的遗体火化、冷冻、整容、告别、骨灰寄存等业务。现有殡仪馆于1986年建成,当时是根据唐山市不足100万人口、年火化遗体4000具而设计的。随着唐山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市区常住人口剧增,老龄化人口基数增大,现有的服务场所,在服务内容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上与百姓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唐山市殡仪馆担负市辖区近180万人口、年火化遗体9000多具的任务,场地和设备设施都超负荷运行,预计“十二五”末期,辖区人口将近300万,年火化遗体将再翻一倍,设备设施将无法承担。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营造和现代文明和和谐城市相适应的殡葬环境,按照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唐山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将集中力量投资1.226亿元人民币对市殡仪馆进行改造,拆除现有殡仪馆的全部建筑物和部分设备,改造成为一座能够年火化遗体18000具的殡仪馆。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⑵建设单位:唐山市殡葬管理处; ⑶建设地点: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包括平面布置 ⑻工程总投资:总投资万元; 工作制度:.2.2主要设备设施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3 骨灰整理机 台 1 新增 4 防腐灌注机 台 1 新增 5 解剖台 台 1 利旧 6 冷藏柜 台 200 25台利旧,其他新增 7 冷藏馆 台 24 新增 8 瞻仰台 台 9 新增 9 焚烧炉 台 1 新增 10 发电机 台 1 新增 11 污水处理站 个 1 新增 12 泵房压力罐 个 1 新增 13 普通骨灰寄存架 个 3 新增 14 高档骨灰寄存架 套 20000 新增 15 地下储油罐 个 1 新增,容积为10t 1.2.3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公共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 分析 项目东。(GB18081-2000)要求,卫生防护距离为600米。调查可知最近的居民点——后营村,距东场界720m,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⑸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由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可知,在两次环评信息公示及调查表发放期间,没有收到反对意见。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选址合理。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本次环评采用保定市民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监测,监测时间为2012.12.15-12.21。 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⑴监测布点 本项目大气监测设2个,设置1个监测点;NO2、SO2、 ⑷监测分析方法 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⑸监测结果与评价 统计相关监测点日平均浓度的变化范围,计算并给出及超标率,统计和评价结果PM10日平均浓度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北方天气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地表二次扬尘影响较大;另外,监测期间正处于冬季采暖期,加之周围工业企业较多,也是导致PM10超标的原因之一。 2.1.2声环境现状监测 ⑴监测布点 本项目在界四周即东界、南界、北界各设1个监测点,监测昼、夜等效A声级值; 昼、夜噪声各监测1次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项目昼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标准限值要求监测:;监测因子: ⑶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