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脯生产中的质量管理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脯生产中的质量管理的设计

果脯生产中的质量管理的设计 摘要:果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品,北京的果脯,兰溪的蜜枣,福建的福果等地方传统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特别是现代医学和营养膳食和科学研究证明,过多的摄入食糖对人的身体不利,易导致心血管病和肥胖症及儿童龋齿等。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加强果脯的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对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有利于民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果脯 质量管理 产品检验 我国果脯生产现状 现今社会出于营养和健康的需要,人们对含糖量高的甜食日益不感兴趣,并对甜食有甜味低,原果味浓,Vc含量高等要求。而我国生产的果脯蜜饯,一般具有外形干燥,产品质地柔软,有光泽,不黏手等特点,工艺上常用高糖浸制或熬煎,含糖量在65~75%之间,属于高糖食品[1]。但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流糖现象比较严重,既不卫生,也不利于销售。 原果味低,透明度差,且色和味很少保持原果的特征。 香味不足,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绝大多数香味成粉碎者加工过程而自然挥发,保留的香气甚少。 含硫量较高,对人体的健康和出口销售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果脯中高含糖量已成为影响果脯内在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高糖的目的主要是防腐、保藏,给人以水果和香甜的特殊享受,高糖是保藏较好的方法,但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营养和健康。 因此,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对食品的要求,制定合适的质量管理方案,加强果脯的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产品范围 产品营养成分 果脯是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和整理包装等主要工序制成的食品,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 果脯的营养果脯蜜饯中含糖量最高可达35%以上,而转化糖的含量可占总糖量的10%左右,从营养角度来看,它容易被人吸收利用。另外,还含有果酸、矿物质和维生素C,由此可见,果脯蜜饯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果脯中含量最多的是糖,其中转化糖占总糖量的50%以上,这种糖易为人体吸收利用。此外,还含有大量的果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 产品分类 果脯种类繁多,著名传统产品有苹果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等。 按含糖量 果脯可根据含糖量分为低糖果脯和高糖果脯。低糖果脯含糖量为40%~55%,高糖果脯含糖量一般在60%以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为低糖果脯。 按含水量 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称为果脯。原料经过处理,糖煮,然后干燥而成,其色泽有棕色、金黄色或琥珀色,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这种果制品,也称“北果脯”或“北蜜”,例如: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枣脯(又称金丝蜜枣)青梅脯、红果脯等。表面挂有一层粉状白糖衣的称为糖衣果脯,也叫“南果脯”或“南蜜”,其质地清脆,含糖量多。例如:冬瓜条、糖荸荠、糖藕片、糖姜片等。 蜜饯是经蜜或糖煮不经干燥工序的果制品,表面湿润柔软,含水量在30%以上,一般浸渍在糖汁中,如蜜饯海棠、蜜饯山楂等,但是近年来,这种产品只有一些前店后厂的自产自销的商店生产,因为它不易储存和运输。 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切分→原料预处理(硬化、熏硫或染色) → 漂洗 → 预煮 → 糖制(蜜制、煮制或二者交叉进行) → 烘干 → 果脯 ↓ 上糖衣→糖衣蜜饯 原料选择 果脯制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较高渗透压,析出果实中的多余水分,在果实的表面与内部吸收适合的糖分,形成较高的渗透压,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存而达到保藏的目的。根据这一原理,在制做果脯时应注意选择果实含水量较少、因形物含量较高的品种,果实颜色美观、肉质细腻并具有韧性的品种,耐贮运性良好、果核容易脱离的品种等。 预加工处理 各种水果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组织结构,加工中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措施。对果皮较厚或含粗纤维较多的糖制原料应去皮。大型果蔬原料宜适当切分成块、条、丝、片等,以便缩短糖制时间。小型果蔬原料,如枣、李、梅等一般不去皮和切分,常在果面切缝、 刺孔。除去不良部分,促进糖制时糖分的渗入,缩短糖制时间。例如枣脯加工前应将枣皮划破均匀条纹,这样可以加速糖液的渗透;又如桃脯梨、苹果脯加工前采取机械削皮,人工去皮或化学去皮处理。 在去皮、切块后,可对原料进行保脆和硬化处理,使用石灰、氯化钙、亚硫酸钙、明矾、亚硫酸氢钙[2],钙、镁离子等与原料中的果胶物质生成不溶性盐类,从而保持蜜饯制品松脆的质地;提高果肉的硬度,增强其耐煮性。杏脯等加工前还应进行熏硫处理。经重硫处理的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