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peacefulmind.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札特-peacefulmind

莫扎特当时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愿做主教的奴仆音乐家,他要自由,向大主教递了辞呈,只身来到维也纳。 在维也纳,莫扎特开始了他一生中音乐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并与君斯坦齐娅结婚,但生活非常穷困。 有时,莫扎特的妻子病倒了没钱医,孩子肚子饿,哭了,连买面包的钱都不够,他的境地悲惨,挣扎在死亡在线。 但是,生活的重担及贫困的境况丝毫没有动摇莫扎特献身音乐事业的坚定信念。 莫扎特写大型的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曲,也写精巧的小夜曲,还写各种乐器的协奏曲。他用美妙的旋律,生动活泼的音乐语言编织着理想和希望的花环。 莫扎特的乐曲倾诉了他内心深处淡淡的哀愁,但他倾诉更多的仍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他的作品中明朗,乐观的情绪,光辉明丽的色彩占据了主导地位。 繁重的艺术创作劳动和贫困生活的折磨,使莫扎特的健康越来越差,当他写完歌剧《魔笛》时,已经病得很重了。一天,一个身穿黑衣的人闯进他家,向他订购一首《安魂曲》,规定了期限,既不留姓名,也不留地址,只是留下钱就走了。 这位黑衣人的来临使莫扎特深感不安,但却十分激动,他噙着泪水对别人说:“这是为我自己写的《安魂曲》啊!”这种激动和不安,加剧了他的病情,于1791年12月4日夜里,离开了人世。 莫扎特下葬的时候,他的妻子病重,卧床不起。那天,天空中狂风呼啸,雪花漫卷,送葬人没走到墓地就散了,他的遗体埋葬在穷人公墓,下葬时没有一个亲属在场,因此,谁也指不出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究竟埋葬在哪里! 莫扎特逝世时只有三十五岁。残酷的社会,贫困生活的折磨,夺去了莫扎特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生命。 虽然莫扎特的一生是短促的,但他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之大,艺术技巧之精湛,都是惊人的,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莫扎特的确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THE END 1762年,在奥地利出现了一个六岁的音乐“神童”,这个“神童”曾轰动了整个欧洲。“神童”由他父亲带领周游欧洲各国,进行旅行演出。 这位六岁的小男孩身穿镶有金线的白礼服,头戴银白色曲巻的假发,腰间挎着一把明晃晃的短剑,可爱的小脸蛋上充满了天真活泼的稚气。 他的两只小脚刚刚踏得到琴上的踏板,一双小手便能在键盘上流畅自如地演奏大师们的作品,或是充满感情地弹奏他自己创作的作品。 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听众就像着迷一样听他演奏,人们把他称作“十八世纪的奇迹”。这位神童后来成为著名的作曲家,他就是莫扎特。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 Mozat,Wolfgang Amadeus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他的父亲是一个有才能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 莫扎特似乎是带着音乐的旋律降生到世界上来的。他是一位有非凡天才,早熟的音乐家。 他家育有七个孩子,但只有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安娜玛利亚两人活了下来。 莫扎特 莫扎特的姐姐 莫扎特三岁时就显露出明显的音乐才能,而且非常刻苦用功。五岁的莫扎特弹琴技巧已很高,还试着开始练习作曲。 莫扎特六岁时,他父亲决定带他去周游各国,坚信莫扎特惊人的音乐才能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他们的第一站维也纳的演出就获得极大的成功,奥地利女皇把莫扎特接到皇宫,欣赏他的演奏。 之后去了德国,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听“神童”演奏。七岁来到法国巴黎,然后又去了英国,都大受欢迎,同时丰富了莫扎特的音乐灵感,他的音乐创作才能也渐渐显露出来。 莫扎特七岁在巴黎创作的几首奏鸣曲出版,八岁在英国创作了三首交响乐。 13岁赴意大利,创作歌剧《米达利达特,黑海王》在米兰上演,引起轰动。为了表彰他的作曲才能,罗马教皇向莫扎特颁发了《金巨轮》奖章,并被意大利一个音乐学院接受为该学院院士。 莫扎特从六岁到十六岁这十年间,大部分时间是在音乐旅行中度过的,足迹遍及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意大利等,享受到作为“神童”的一切荣誉,淹没在欢呼,喝彩和赞美的海洋之中,成为当时欧洲音乐界的宠儿。 但旅途艰辛,演出任务繁重,莫扎特常常被搞得疲惫不堪,有时患了重病,也不能休息,险些丢掉了性命。 莫扎特十六岁后,萨尔茨堡的新大公十分歧视音乐家,在欧洲其他各国,虽然人们承认莫扎特是天才,但仍把音乐家当成从属于宫廷和教会的奴仆,各国没有一个地方收留他,只能返回萨尔茨堡当宫廷乐师,过屈辱的生活。 萨尔茨堡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