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26张).pptVIP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26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 课件(26张)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简明清晰的叙述,别具匠心的夹注 1.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被称作“技术百科全书”,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这并非溢美之辞。欧洲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和物理学家达兰贝尔(1717—1783)在18世纪中期合作编写的,比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晚一百多年。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把工业技术知识列入书中,不同的是,《天工开物》的记述多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而非案头资料,因而更真切可感。即以语言而论,《天工开物》的叙述风格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如《稻》《治铁》两文,均是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然后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晰。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小字夹注的妙用 《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正文作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试以课文中的用例略加分析如下: ①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补充粘稻的特殊功用,带出南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所为”二字,令“糯米”活灵活现。 ②俗名婺源光之类——指出产地俗名,令人想见当地以“质本粳而晚收带粘”这一特殊稻米“为粥”的饮食习惯。 ③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补充说明这两种稻谷(无论长芒、短芒)都是早熟品种,长芒在湖南浏阳一带称霸,短芒在江西吉安一带称雄,可见当时稻谷种植之普遍,且竞相争胜,各秀一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④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补充说明过早育种的危险,于平实的叙述中见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⑤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引用民间方言土语,补充说明早稻救荒的功用,以及百姓对它的感恩之情、珍惜之意,稻米在当时人民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于此可见。 ⑥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这是一个实在不雅的俗名,火矢,即火屎也,谓火烧过的废物。但这样的“废物”却比煤的热效率还高,而且不堵塞通风口。这一俗名虽不雅,但可能是民间的通称,若不指出,恐生讹误。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当堂检测 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 首 页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了解知识领域 ? 本单元所选的是古代科技方面的经典。“经典原文”《稻》《治铁》两篇选自《天工开物》,分别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语言简洁直白;“相关读物”《麻叶洞天》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既是一篇介绍地理风貌的说明文,又可看作是一篇优秀的记游散文佳作,文章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富有情趣,与《天工开物》的质朴无文相映成趣。这些古代科技著作,反映了明代以前中国在农学、手工技术和地理学上的科学成就。学习这些作品,要注意在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科学人文”的探求上,真正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它永不磨灭的文化价值。 掌握学习方法 ? 1.《天工开物两则》行文较为简单,学习时可以自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然后互相合作讨论、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学习《麻叶洞天》,可以和以前学过的山水游记(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唐宋时期王维、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看看各个时期的游记散文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从而真切体会《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 3.学习本单元,如果条件许可,同学之间可以组成科技小组,结合所学内容,做一些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调查一下《天工开物》中所记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哪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游历一下徐霞客曾经走过的山川名胜,做一些地理(或地质)考察。最后把这些调查或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来,形成文字,激发自己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切实从科学史的角度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当中勇于求索的精神。 8 《天工开物》两则 经典原文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